首页>政策发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来源: 类型: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船舶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渝办发〔2006〕119号
 【发布日期】2006-05-1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五月十一日

                  (稿件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第11期)


-----------------------------------------------------------------------------

重庆市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



  船舶工业作为综合性装备制造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外向性程度高、带动力强,具有较强的容纳就业能力,能有力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基础和航道条件。发展船舶工业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确定的“5444”总体思路中,将发展船舶及配套产品这一优势行业作为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为抓住机遇,促进我市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船舶修造企业约110家,主要分布在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江北区、南岸区、长寿区、江津市等23个区县(自治县、市),拥有固定资产7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2005年产值近50亿元,其中中央在渝企业38亿元,地方企业10亿元,形成了以中央在渝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民营船舶企业为补充,综合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群。
  中央在渝企业:一是中船重工集团所属的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拥有15家大中型船舶工业企业(含1家水中兵器厂),其中船舶制造厂2家,船舶动力、仪表等配套设备企业12家。2005年产值(含船舶关联产业)为33亿元,同比增长53%以上,比2000年净增3倍,实现利润1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总产值上1亿的企业有8户。其中,上10亿的企业有1户,上5亿的企业有2户。具有比较完整的船舶、船用主机及各类配套件、船用仪器仪表、船舶关联产品和水中兵器为一体的科研生产能力。可建造6000吨级以下各类军工舰船、汽车滚装船、江河挖泥船、豪华游轮、采金船、化学及油品船等特种专用船舶。二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所属的重庆东风造船工业公司、川江船厂等企业,2005年实现产值5亿元。我市大中型船舶企业手持定单已延续到2008年,其中川东造船厂已签订12艘价值12亿美元的出口定单。
  地方船舶企业:主要有长江沿岸分布的涪陵李渡造船厂、万州武陵鸿运船舶修造公司、忠县神溪船业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高速艇开发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船舶制造企业。民营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有利条件
   1.国际造船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发展机遇。造船业是典型的国际性产业。2004年,韩国、日本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328%和314%的份额,中国占115%,位于世界第三位,而欧洲船厂主要在豪华旅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方面有绝对优势。2003年,国家出台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政策》提出到2015年中国船舶产量达2400万载重吨,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5%,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发展目标,中船重工集团已提出将重庆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工业配套基地之一。
   2.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及标准船型的提出为重庆发展船舶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三峡成库后形成的滩涂,为沿江建造造船基地提供了条件。二是我市境内河流众多,通航里程达5300公里,政府加大港口和支流航道建设,有泊位1600多个,长江航道由3000吨级船队提高到万吨级,万吨级船队、5000吨船可直达重庆,实现江海联运。西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及船运具有的价格优势,依托长江水道的船运业发展迅速,为发展货船提供了条件。三是库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为发展游艇、客轮以及娱乐、运动用划艇、快艇提供了市场机遇。四是国家标准船型的提出,我市仅有5%-10%的船舶符合要求,绝大多数船舶需要更新,对重庆造船业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3.重庆具有较完备的船舶产业门类和生产体系。在船舶制造方面,川东造船厂、重庆造船厂、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具有8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的设计、制造、维修及大型钢结构件制造能力,并获得出口船舶认证,重庆神溪船业公司正在实施万吨级造船基地;在配套产品方面,基础件品种多,专业化程度高,船用柴油机、增压器、液压件、大型齿轮箱、仪表、重型铸锻件等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重庆船舶工业创建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行业技术中心1个,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能力和成套装备制造能力,是我国船、机、仪、基础件最齐全的船舶科研与生产基地。
   4.雄厚的军工技术和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将有力支撑重庆船舶工业发展。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海军装备基地,在国家确定的国防军工骨干企业中,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占53%。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对有关企业的投资力度,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将对我市船舶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装备保障。西南铝集团、重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大型钢材、铝材结构件加工上有特有的技术和装备优势,众多的汽车摩托车企业多年发展积累的投资能力、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成为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重庆具有引导产业集群的政策等优势。一是直辖后的重庆集中了许多优惠政策,形成了“政策洼地”效应。主要有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重庆直辖后国家给予的一系列政策及由此带来的直辖效应,还有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区域性优惠政策。二是重庆具有的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丰富的水、电、气能源保障,为发展船舶工业提供了保障。三是库区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得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船舶工业在库区有条件得到中央和市、区县政府的倾斜支持。以上优势为引导国内外船舶工业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向重庆集聚创造了条件。

  (三)不利因素
   1.由于受水道、三峡大坝通过能力限制,不利于大型、超大型船舶制造,重庆船舶工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特种船舶及船舶配套设备上。
   2.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且布局分散。重庆船舶工业纵比发展虽然迅速,但规模仍很小,协作配套能力不强。船舶企业生产条件差,产品设计及工艺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低效率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优势。由于行业缺乏引导和沟通,小型船舶企业相互恶性竞争的情况严重,行业缺乏自律。
   3.外向度低,面临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压力。一是上海、江苏、辽宁、湖北等省市都提出将船舶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并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国内竞争压力大;二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中小型特种船大多属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欧州国家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而我市具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又难以充分发挥,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压力大;三是我市船舶工业企业信息来源、人才、经验不足,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有限。
   4.融资能力不强极大地制约了造船工业发展。造船工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造船周期长,流动资金需求量大,而固定资产较难评估,银行较少对造船厂贷款,小型造船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二、发展目标

  在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忠县的长江沿岸规划建设4-5个造船工业基地,增扩建中小型专用船舶船坞,并建设船舶配套物流中心。在永川市、江津市、经开区规划建设船舶配套工业基地。到2010年造船工业及其关联产品实现销售产值300亿元,出口交货值2亿美元以上。形成各类船舶80万载重吨以上生产能力,做强船舶公司现有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或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2家;培育销售产值30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以上,5亿-30亿元以上的企业8户以上;2015年实现销售产值500亿元,出口交货值8亿美元以上。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中小型特种船舶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船舶配套产业基地。

  三、发展重点

  (一)造船工业:扩大和推广造船CAD/CAM技术,提高造船精度和船舶工程管理技术,推进标准型船舶制造,促进造船工业向“集成化”方向发展,造船由整体制造向分段建造发展,有条件的企业要向“空间分道、时间有序”的壳舾涂一体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川东造船厂、重庆东风造船厂、神溪船业公司等企业为骨干,抓住船运业快速发展机遇,发挥特种船及专业船设计制造优势,发展万吨级以下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轮、滚装船、工程船等货船和特种船舶,并扩大船舶的出口量;抓住国际国内尤其是库区客运、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加大引资和培育力度,发展游艇、客轮和娱乐、运动用充气快艇、划艇等。
  (二)船舶配套件:实施有进有退战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重点发展船舶动力、船舶仪表等有比较优势的“高、精、尖”产品,并逐步融入船舶配套设备的全球分工体系,成为全球船舶配套的组成部分。以重钢集团、重庆重型铸锻厂为骨干,发展船用钢板、船用锻件等材料;以重庆潍柴发动机厂、江津增压器厂、重庆齿轮箱厂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船用柴油机、增压器、齿轮箱、液压件、油嘴油泵、轴瓦等动力装备及配套产品;以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重庆江陵仪器厂为骨干,发展挠性陀螺、方位水平仪、平台罗经等船用仪器仪表产品;培育发展船用集装箱、潜水装具等配套产品。
  (三)发展船舶制造关联产品。依托船舶企业拥有的研发能力、新技术和装备条件,加快发展船舶关联产品。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成套装备、大型钢结构件、柴油机、车用增压器、非船用齿轮箱、智能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设施等产品。
  (四)船舶维修:按照“制造先行、服务跟进”的思路,积极发展售后维修保养服务。

  四、主要措施和政策支持

  (一)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在市国防工办(市经委)现有船舶管理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由市经委牵头成立包括金融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航运企业等船舶上下游企业在内的开放型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维护行业自律,搭建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需求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服务,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2.加大对现有船舶企业的整合和重组力度。根据我市船舶制造企业散、小、弱的实际情况,为形成优强带动、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关联产业群,提升我市船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鼓励支持川东造船厂、东风造船厂、神溪造船厂等一批骨干造船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形式,推动与中小企业的联合和整合,并通过输出管理与技术、资金投入、下订单等途径建立专业配套协作网,扶持、培育配套专业厂。引导中小企业抓住大企业集团调整重组有利时机,加强配套协作,向以配套为主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修造船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3.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打造船舶制造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在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技术支撑作用,促进各造船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同时,抓住世界造船业向我国转移和我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突出资源、劳动力、政策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国内外资金和非公有资本投向船舶工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船舶相关企业向基地聚集发展,不断提升基地的国内外知名度,打造长江上游船舶工业集聚带。
   4.深化船舶工业企业改革。推进船舶企业军民品分线、主辅分离、子公司破产、债转股、社会职能剥离等工作,推动组建船舶动力、船舶仪表等具有专业分工特色的集团公司,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资源共享、人力调配等方面的联合。
   5.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力度,提升船舶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重庆海装公司、重庆齿轮箱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国家级和市级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船舶设计单位及市内外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我市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新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6.加强项目策划,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争取国家支持,推进实施一批军工技改项目,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为发展民用船舶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推进一批以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技术改造项目,提升行业的整体制造水平。推进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水平。

  (二)有关政策
   1.实行支持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要用好国家和市级现行的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主要有技术改造项目符合条件的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产设备抵扣新增所得税、生产性厂房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等政策;继续实行新产品开发所得税优惠、研发经费和装备计入管理费用,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免征所得税,技术开发中试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西部大开发15%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船舶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予以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倾斜支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优先安排产业研发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的国债支持,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对三线调迁船舶工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尽可能扩大企业范围。
   2.支持企业改革政策。加快推进重庆造船厂破产工作,实施资产重组,建设东港工业园;加快推进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所属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积级争取中央财政补助。
   3.支持开拓国际市场,用好外贸出口政策。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国际性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出口是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船舶工业的出口。一是对船舶工业企业参加国际展、设立驻外机构等开拓国际市场予以补贴;优先安排船舶企业出口退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重点出口产品予以技改贴息支持,大力推进船舶出口;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支持企业融资开拓国际市场。
   4.融资政策。针对造船业资金投入大、建造周期长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采取“政府支持、协会牵头、银行配合、企业联合”的形式,建立船舶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专门机构,实施在建船舶抵押贷款。融资担保资金可采取政府投入、吸纳社会资金和船舶企业资金等方式筹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国内外船东、船舶企业、钢铁企业、金融业等上下游企业开展投资战略合作,协同发展。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