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水塔”变“电塔”

作者:胡一峰 [几内亚]福若莫·德尼斯·萨诺

  纸币通常被视为“国家名片”,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也是国家展示形象的重要媒介。因此,纸币上图案的选取向来非常讲究。   

在几内亚,面值最大的20000几内亚法郎背面图案是中国企业建设的卡雷塔水电站。纸币发行时,卡雷塔水电站的建设尚在最后攻坚阶段。还没投入运行就登上了纸币图案,这不但在几内亚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20000 面值的几内亚法郎背面图案是卡雷塔水电站

有意思的是,5000几内亚法郎背面图案也是一座水电站。那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援建的金康水电站,是几内亚独立后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

几内亚素有西非“水塔”之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几两国同心携手发展几内亚的水电事业,帮助几内亚逐步实现从西非“水塔”变西非“电塔”的梦想。


5000面值的几内亚法郎背面图案是金康水电站

西非“水塔”的电站梦

几内亚是西非三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的发源地,至少拥有600万千瓦的潜在水电资源。利用水力发电,是几内亚几代人的梦想。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大规模开发,几内亚水力资源开发率长期偏低。

以前,几内亚的电力供应非常紧张。即使是首都科纳克里,一天停电几十次也是家常便饭。

2015年,卡雷塔水电站建成后,情况大为改观。不仅解决了首都科纳克里长期电力短缺问题,周边广大地区也直接用上了水电站输出的电能。科纳克里市场上还曾出现家电采购潮,一些商店的电视机、冰箱都脱销了。

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一到晚上,村民卡马就早早地上床睡觉了。现在,他置办了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经常和朋友们围在一起看足球直播,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助威喝彩。到了周末,他还会和其他村民一起举行聚会,在有灯光的广场上尽情地唱歌跳舞。

回想起水电站发电仪式的情景,他依然非常激动。


孔库雷河美景

那天,几内亚传统音乐回荡在卡雷塔水电站上空,人们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女子头包彩色头巾,男子头扎红色飘带,伴随着非洲鼓特有的韵律,跳着欢快的舞步,尽情表达心中的喜悦。“几内亚总统和非洲十几个国家的领导人、部长和驻几内亚大使,一共有2000多人参加了发电仪式的庆典呢!”卡马的脸上露出开心又满足的笑容。

是啊,早在20世纪初,几内亚就有了建设卡雷塔水电站的规划,但一直未能得偿所愿。现在,这个百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孔库雷河畔同心曲

卡雷塔项目是几内亚第一个大型水电工程,基本上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卡西亚村村长杜拉说:“我一直在孔库雷河上管理水文站。最早中国工程人员来这里勘察,都是我做向导。但村民们谁也不相信孔库雷河上能建这么大型的水电站。”

村长的话并不夸张,卡雷塔水电站建设确实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首先,人和材料进场就是一大难题。

起初,从科纳克里到项目现场,只有一条土路,中途还横亘一条200多米宽的巴蒂河,来往车辆要靠轮渡。项目启动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铺路架桥,打通项目建设交通线,以便大型设备物资和人员能够顺利进场。

项目正式开工不到半个月,贝雷临时桥就建好了,坑洼路也变成了宽阔的平坦路。这条路不仅为项目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也实实在在方便了当地百姓。自从有了这条路,粮食、香蕉、炭火等就能够方便地运到科纳克里、杜布雷卡等大城市出售,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他们还特意跑到项目现场,用充满当地特色的歌声和舞蹈,向中国朋友表达内心的感谢。

其次,缺乏施工材料,又是一大难题。


卡雷塔水电站全景

当地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仅有四家水泥厂。大部分设备、材料都需要从国外采购。为此,项目建设企业中国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调动全球供应商合作网络,迅速完成了设备和物资采购,基本保障了工程进度需要。水轮发电机等大型机电设备还实现了提前进场。

再次,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又是一个拦路虎。

除了建设水电站这一重头戏外,项目还包含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搭设、公路桥梁施工等多个工程,涉及从拦河筑坝、引水发电、输电变电,到送电到户的方方面面。整个施工战线长达160公里,从人烟稀少的热带丛林,到星罗棋布的乡村,再到人口聚居的首都,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让人应接不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项目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如期完成。

死神面前不放弃

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们面对的不只有各种施工难题,更有艰苦的工作条件,甚至还有死亡疫情的威胁。

几内亚常年酷暑难当。在异国他乡的红土地上,建设者们挥汗如雨。每天工作结束后,工作服都会渗出一层白色汗碱。

疟疾也是他们必经的考验。在项目建设期间,95%以上的中国员工都感染过不同程度的疟疾,有的甚至连续发病多次,备受煎熬。

更让人害怕的是,他们还面临着“死亡之神”埃博拉的威胁。2014年初,埃博拉病毒首先在几内亚发现并确认。随着埃博拉感染死亡病例数不断攀升,恐惧笼罩着西非多国。驻几内亚的外资企业纷纷撤离,部分航空公司停飞了几内亚航线。

尽管疫情如此严峻,但卡雷塔水电站工地上的中国身影却依然照常忙碌着。在埃博拉疫情肆虐期间,他们是少数没有离开几内亚的外国人。

参与了现场施工的赛古记忆犹新,“我不会忘记那时候依然坚持在建设前线,依然顽强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中国人。他们没有被病毒吓退,他们没有放弃我们。”

卡雷塔项目经受住了疟疾和埃博拉等严峻考验,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推进,最终实现电站提前半年全面投产,输变电工程比电站更早结束调试,提前解决了电能输出通道问题。

不抛弃、不放弃,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中国企业赢得了几内亚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卡雷塔水电站奏响未来发展的交响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完成水电站建设的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

在新建的足球场上,响起的是中几双方员工的加油和呐喊;在工地附近修建的清真寺里,响起的是当地信徒黎明的祷告;在崭新的现代化教室里,响起的琅琅读书声更像是未来发展的交响曲。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几内亚这座西非“水塔”正在变成名副其实的西非“电塔”,给几内亚乃至西非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从金康水电站到卡雷塔水电站,中国人民始终与几内亚人民一道携手前进,为实现能源强国梦共同努力。它们就像两座镌刻着友谊的丰碑,用不竭电力和深厚情谊共同照亮了几内亚的夜空,也点亮了几内亚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

延伸阅读

  项目概况

  目前,中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已支持几内亚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卡雷塔水电站是几内亚政府重点开发的能源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建设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的水电站,搭设225千伏配套输变电线路。该项目由中国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历时3年,于2015年建成投运。卡雷塔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该电站建成前几内亚全国的总装机容量。该电站的建成投产,使几内亚的可运行装机总量翻了一番,至少400万人口直接受益,相当于几内亚全国总人口的1/3。

  金康水电站位于几内亚科库罗河金康瀑布上游皮塔区,为中国援建。1963年开工,1966年建成,为季调节水库引水式电站。1988年第一次大修,2006年第二次大修(改造),扩容为4×85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6兆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