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河”上的新地标

作者:胡一峰 [印度尼西亚]阿卜杜·哈瑞斯·苏巴达

  芝马努河,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东230公里处的西爪哇地区,被当地人民视为“生命之河”。千百年来,这条河蜿蜒流淌在崇山峻岭间,滋养着这片土地,但也常常让人苦不堪言:

雨季,河水泛滥,大片土地惨遭淹没;

旱季,河水断流,民众又饱受干旱之苦。

以至于,尽管下游土地肥沃,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灌溉得不到解决,几乎无法种植农作物……

20世纪60年代,印度尼西亚政府就规划修建大坝,历经多国公司设计、论证,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俯瞰加蒂格迪大坝

半个世纪后,由中国企业建造的长1670米、高110米的加蒂格迪大坝落成——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人民携手,终于修成了这座大坝,成为造福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民心工程。

润农田 暖民心

大坝建成后,芝马努河变成了一匹被驯服的烈马。

因雨量不均导致的洪涝和干旱问题解决了!

不仅如此,下游750平方公里的地区可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侵袭,每年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70万美元;每年增加31万吨水稻产量和3750万美元农业收入。

9万公顷灌区获得了可靠、稳定的灌溉水资源,因此而受益的下游居民至少有480万。

…………

芝马努河周边主要是农田。从前,村民们除了种田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受洪涝旱灾影响,农田的收成很不稳定。但大坝的修建,让大多数村民有了固定可观的收入。

欧多一家住在加蒂格迪大坝下游约12公里。这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只有六亩地。除了日常家用,两个孩子上学还要花不少钱,仅靠种田根本难以维系。这里一年只能种两季水稻,雨季时亩产能达到450公斤,旱季却最多只有220公斤。每到农闲时节,欧多都不得不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

2015年,加蒂格迪大坝成功蓄水,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种植条件,雨季“闹心”的洪水不见了,旱季可以24小时不间断放水,下游的灌溉得到了保证。

从前,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节恰恰是在旱季,即使村民们打井抽水,农田的产量依然大幅降低,连百姓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受到限制。


加蒂格迪大坝下游灌溉的农田

如今,即使是大干旱也渴不到中下游地区的庄稼了,水稻产量明显增加,只要耕作及时,每年可以多种一季稻。

对欧多来说,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收成稳定了,收入增加了。欧多即使不出去打工也能满足日常开销,生活越来越宽裕,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聚在一起,别提多美了。

“50多年前,政府就开始规划建设水库,我们几十年的梦想在中国企业手中实现了!”欧多和村民们都不住地称赞这个水坝。

搭上致富的顺风车

大坝不但驯服了芝马努河,让它乖乖造福于民,还让大家都搭上了致富的顺风车。

项目建设期间,带动当地2000多人就业,相当于附近10多个村庄超过一半的人口。不仅如此,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项目建设方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还为当地员工提供了培训,将技术、方法和工作原理倾囊相授。“请当地人参加大坝修建,并非简单地让他们‘卖力气挣饭吃’,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大坝。”——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努沙佩尼达岛精灵海滩

在参与大坝修建的10年里,当地村民阿塞普掌握了大量测量工作技术和经验。

现在,他成了印度尼西亚本地企业争抢的人才。

阿塞普说:“我的中国朋友们热情友好,他们非常敬业和努力,总是慷慨地和我们分享知识和技能。我真希望能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

大坝建成后,库区的湖面波光粼粼,碧水蓝天,青山环绕,美不胜收。

加蒂格迪大坝很快就成了西爪哇地区的著名地标,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地政府在湖边修建了游船码头,购置游船,供游客乘船游览,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了起来……

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们,有的到景区工作,有的自己开店,还有人把集市修到了库区。当地传统特色美食在集市上尤其受人欢迎,特别是椰子糖,经常卖断货……

阿尼一家,就在库区开了一家餐馆。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水神庙

“我丈夫就在大坝项目工作,我们用他挣来的钱开了这家小店。白天我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看店,一到周末,来玩的游客特别多,店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说起自己幸福的小日子,阿尼脸上笑开了花。

距离加蒂格迪大坝只有一公里的吉江井村,也是参与工程建设的主要村庄,绝大部分村民从大坝开工初期就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提高了收入,盖起了新房。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破旧的老房子。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充满活力的山间小镇。

未来,加蒂格迪水电站建成后将带来稳定的电力供给,而这又将吸引外来投资,陆续建设成贸易区、农业区、水产养殖区、工业区和酒店别墅旅游区,一幅经济多元发展的美好图景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提起未来的生活,大家都笑着说:“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合作共谱“发展曲”

大坝是钢筋水泥修成的,也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情谊、智慧和汗水凝结而成的,称得上一首两国人民合作谱就的“发展曲”。

在推进大坝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双方工作团队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中方认真分析了之前印度尼西亚方关于大坝的相关资料,又进一步研究了多种影响因素,完成了长达10万多字的《复核设计报告》。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与CIC(印度尼西亚四大国有公司WIKA,WASKITA,HK,PP联营体)组成松散联合体共同作为项目承包商,分别负责各自范围的工程及管理。双方都派出了最有建设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共同商议,共同解决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业主方印度尼西亚公共工程和住房部水利司芝马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则组建了一支年轻又精干的项目管理团队,24小时与施工现场保持联系,现场办公室人员实时在线,一起解决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就这样,两国人民共同携手修成的大坝给芝马努河这匹“烈马”套上辔头,让它乖乖地造福印度尼西亚人民。

2014年6月,国际大坝委员会40多名专家慕名来到大坝施工现场,参观了填筑施工、灌溉洞、溢洪道及弧形闸门安装等工地,听取了相关介绍,纷纷赞叹道:“加蒂格迪大坝工程堪称印度尼西亚水利建设项目的典范。”

在改变生活面貌的共同奋斗中,中国建设者和当地人民缔结了深厚的感情。


大坝蓄水后的放鱼苗仪式

中国企业帮助他们修路,修水井、排水沟,修缮学校,在水库投放鱼苗……

当地人过生日、娶媳妇、生孩子等庆祝活动都热情邀请中国朋友参加……

河流滚滚向前,浇灌农田,滋润民心。有了加蒂格迪大坝这座新地标,芝马努河两岸的人民不用再担心受旱涝之灾、贫困之苦。

曙色东方,晨曦中远眺加蒂格迪大坝,它将托起“生命之河”,迎接风雨和朝霞,点亮人们的希望,为更多的家庭带来美好生活。


晨曦中远眺加蒂格迪大坝

延伸阅读

  项目概况

  印度尼西亚加蒂格迪大坝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2015年8月正式下闸蓄水。大坝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坝顶高程265米,最大坝高110米。水库死水位230米,正常水位260米,总库容10.63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

  二期水力发电工程将于2020年落成使用,电站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按现在项目周边的用电价格每度800印度尼西亚盾计算,每年将为印尼方增加经济收入3600亿印度尼西亚盾,约合404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