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 类型:

商务部召开《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题新闻发布会
  11月28日,商务部召开《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题新闻发布会,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周柳军对纲要内容进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商务部新闻办主持。实录如下: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今天发布会的安排是,请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周柳军司长对《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解读,再回答记者们的提问。首先,请周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周柳军: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随着全球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也成为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服务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商务部会同33个部门历时两年,制订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规划》),并于今年9月27日正式发布。下面我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相关情况。

  一、《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背景
  (一)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左右,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达到50%。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1980-2010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从3673亿美元扩大到36639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9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七分之一增长到近五分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服务贸易在结构性调整中爆发新的增长力,显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超过货物贸易发展速度。2000年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速9.3%,超过货物贸易8.8%的发展速度。目前,服务进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约五分之一。

  第二,新兴经济体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发达经济体。200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服务贸易迅速增长,发展速度超过占国际服务贸易主导地位的发达经济体。2000—2008年间,印度、俄罗斯、中国、巴西的服务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4.7%、23%、22%、16%,高于北美洲地区8%、欧洲地区13%的年均增速。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服务贸易恢复速度也快于发达经济体。

  第三,高附加值新兴服务贸易比重超过传统服务贸易。全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占比逐步上升,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占比逐步下降,2006年首次低于50%。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强化该趋势。

  第四,商业存在形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超过跨境服务贸易。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转移。当前,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全球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二。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

  世界服务贸易呈现的新态势,主要源于全球服务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一是制造业服务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转变为服务企业,制造业呈现服务化新趋向。一方面,企业依托制造业发展服务业,核心技术服务化。通过产业链重组,企业的经营重心逐渐从加工制造转向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等生产性服务,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另一方面,企业战略转型发展服务业,主营业务多元化,向管理咨询、医疗、金融等新兴高增长业务拓展。随着产品提供者向集成服务提供商转型,制造业的服务投入、服务产出比重上升,全球产业链延伸、价值空间拓展、服务市场扩大。二是服务业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支撑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服务业信息化程度,服务交易更加便利,服务的可贸易性进一步增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异军突起。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方兴未艾,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提升了服务业的产业能级,扩大了增值空间,为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三是服务业国际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共同推动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具有可预见性的自由贸易框架,各国部分降低了服务市场的进入壁垒,促进了服务业国际化进程。跨国公司加快全球资源整合,通过离岸服务外包、服务业跨国投资加快了服务业国际化进程。服务业发达国家,通过大力扶持服务贸易发展,巩固和增强了本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新兴经济体通过大力扶持服务外包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抓住服务业跨国转移机遇,创造了新的比较优势。四是消费结构优化。联合国认定,2008年为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第一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求结构升级,服务消费成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在服务经济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已经是私人消费的主要形式,服务消费支出迅速扩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也增强了服务消费方面的有效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变革,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全球产业结构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以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为重要特征的世界贸易发展前景没有改变。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信息化、服务业国际化、消费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还将逐步强化,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将不断加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将继续成为世界各国全面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二)“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为“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对外开放有序推进,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6-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1917亿美元增长到3624亿美元,增幅达89%,年均增长17.3%。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6.8%,是同期全球服务出口平均增速的两倍。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1980年至今,中国服务出口增长了67倍。其中,从 1991年到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用了12年。从2003年到2006年,突破2000亿美元只用了3年。

  二是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06-201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从2006年的3.6%增长到2010年的5.1%,世界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四位,其中,服务出口的世界排名从2006年的第八位升至2010年的第四位;服务进口的世界排名从2006年的第七位升至2010年的第三位。

  三是贸易结构逐步优化。2006-2010年,计算机、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313.4亿美元上升到702.9亿美元,增长约1.2倍,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6.3%上升到19.4%,年均增长22.4%;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184.6亿美元上升到2177.3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61.8%下降到60.1%,年均增长16.4%。

  四是区域协调不断加强。东中西部依托各自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初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贸易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以人力资本密集为特色的现代服务贸易聚集发展态势,中西部依托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及劳动密集型现代服务贸易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区域协调联动效应日益加强。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面临较严峻的挑战。
  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直面中国服务贸易基础还比较薄弱的现实。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五个“不平衡”。一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服务出口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基本保持在20%)的一半左右。例如,2010年,这一比重的世界水平为21%,而中国只有9.7%。二是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发展不平衡。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逆差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旅游等领域。2011年前三季度,运输、旅游和保险服务贸易逆差额分别达到329亿美元、193亿美元和122亿美元。三是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平衡。近年来,尽管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很快,2006-2010年的年均增速达到22.4%,但是它们在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五年间仅从16.3%上升到19.4%。与此同时,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中国服务贸易的主导。2006-2010年,它们的增速为年均16.4%,低于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但是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仍高达60%以上,五年间仅从61.8%调整到60.1%。四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2010年,75%的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91%的服务贸易集中在东部 11个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占65%;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合计占比仅为9%。五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结构不平衡。中国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于香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地区)。2010年,我与这五大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额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61%。其中,香港一直是我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贸易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

  (四)“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放缓,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未来五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形势复杂,但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经济体系加速改革和全球治理结构深度调整,促使各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主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为中国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从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基础日益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制度环境不断完善,为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要适应“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继续抓住和用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科学合理规划服务贸易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规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重点领域等作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

  (一)五个发展目标
  国家“十二五”规划第五十一章第三节就“十二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了明确部署:要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规划》对这一宏远目标做了具体细化,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贸易规模要稳步扩大。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和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二是贸易结构要不断优化。2015年,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45%;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运输、旅游、分销等服务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对外开放水平要日益提升。逐步提高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度,扩大通信、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商业存在规模,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带动、培育和壮大国内产业。四是国际竞争力要不断增强。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运输、旅游、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分销、研发等行业服务出口规模显著扩大,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打造“中国服务”。境外商业存在数量明显增加,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和品牌的服务外包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逐步提升。五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东、中、西部各地比较优势,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地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的具体部署,“十二五”时期,中国将坚持服务贸易均衡协调发展,即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良性互动,以及服务进口与服务出口的均衡发展。过去10年,国内消费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今后还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服务进口也将随之增长。按照服务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的发展趋势,今后五年,内地进口服务累计将超过1.25万亿美元。未来五年,服务贸易将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七项战略任务
  为确保“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规划》确定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七项战略任务。一是继续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口。为了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贸易质量和效益,要在进一步巩固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的规模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体育等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出口,并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会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传媒、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二是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为确保“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贯穿于服务贸易发展全过程,也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战略要求,《规划》更加重视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工作,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更加重视稳步扩大现代服务进口,支持引进设计、研发和营销等方面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加重视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管理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四地”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三是加快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步伐。为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服务”走向世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划》就服务企业“走出去”进行了统筹规划,包括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国别投资环境报告制度;加强多边贸易谈判和自贸区谈判等,以大力推动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灵活运用跨国并购、绿地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海外投资活动,积极获取境外营销网络和品牌专利等。同时,《规划》在推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更加注重聚焦重点,充分体现重点国别与重点领域的有机结合,重点推动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自身优势的服务贸易企业开拓不同的重点目标市场。四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为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作用,《规划》要求尽快建立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企业运营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明确在运输、建筑、旅游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以及通信、金融、会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要逐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贸易企业或跨国公司。五是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自主创新。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规划》明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体制,鼓励服务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拓展服务贸易领域投融资渠道,发展创业投资。六是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规划》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特点与发展方向出发,就各区域的重点行业、重点载体、重点区域等进行了统筹安排与布局,同时强调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新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国服务贸易整体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为更好地发挥服务贸易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着力发展金融、设计、研发等领域的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咨询服务等前沿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八项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法规体系。法制保障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一直是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支持者。“入世”以来,为了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中国加大服务贸易法制建设力度,有效推进有关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逐步接轨。《规划》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激励措施,加强服务贸易管理、促进、统计等工作。

  二是完善统计体系。统计分析是政策制订的重要依据,统计监督是政策执行的重要保障。2007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建立。2010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修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探索建立以企业调查为基础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管理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前瞻性,《规划》就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法规体系,包括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发布制度;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

  三是强化管理机制。当今,世界各国的政府在服务贸易管理和促进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或缺。中国服务贸易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管理机制,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2006年,商务部成立服务贸易司。2007年,商务部等35个部门建立了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搭建了一个各成员单位凝聚共识、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2011年5月,商务部对部分司局进行机构更名和职能调整,服贸司增加了部分服务业管理职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了进一步强化服务贸易管理职能,《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完善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统筹宏观规划、调查统计、贸易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工作。充分发挥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机制的统筹及引导作用,建立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联系机制,集成政策资源,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于一体的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建立服务贸易支持网络。

  四是构建促进体系。服务贸易发达国家(地区)的民间促进体系往往都十分发达,它们构成了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市场基础和社会基础。受中国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影响,中国的服务贸易民间促进体系还不够发达,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培育促进主体,完善促进机制,健全促进网络,搭建促进平台。为此,《规划》提出,要研究推动建立专门的服务贸易促进机构,为服务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贸易展览、专业培训、技术辅导、海外推广等服务,通过发展海外分支机构逐步构建境外服务贸易促进网络;加强与境外贸易促进机构特别是专业服务贸易促进机构的联系沟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办好“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造商机;加强服务贸易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金融、会计、评估、保险、信息、商务中介等行业急需人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规划》明确规定,未来五年,要为境内外企业搭建国际交易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目前,这一项工作已经顺利开展。经国务院批准,从2012年开始,中国商务部将每年在北京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文简称京交会,英文简称CIFTIS)。京交会定位于一个国际性、国家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促进平台,主题是“服务贸易:新视野、新机遇、新发展”。今后,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以“京交会”为龙头,搭建一个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体系。

  五是优化贸易环境。贸易便利化可以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改进和完善的重点。《规划》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综合运用驻外机构、公共信息平台、多双边合作机制等渠道,为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和服务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对以实物载体形式出口的服务提供通关便利;为服务贸易商务签证、进出境审批提供便利;鼓励和帮助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所必需的资质认证,推动学位、培训、执业资格认证等国家间互认,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走出去”提供便利等。

  六是创新扶持政策。不论是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经济体,还是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服务贸易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政府借鉴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做法,在文化、技术、服务外包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扶持政策成果,有效地扩大服务出口,《规划》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要求,包括制定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程序,开发适合服务贸易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等。

  七是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既有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服务进口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又有利于提升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扩大服务出口提供必要的权益保障。《规划》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对今后五年内的工作作了总体安排,包括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完善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形成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氛围等等。

  八是培育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既是服务贸易民间促进体系的基础,又是服务贸易行业自律体系的核心。200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务部会同各相关部门组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指导委员会。2008年、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分别成立了通信与信息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目前,各地也在陆续建立当地服务贸易协会组织。但总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性行业协会发展都还比较有限,行业协会在加强服务贸易行业自律、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规划》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单独列为一项保障举措予以规定,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培育服务中介组织,具体包括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推动行业协会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参与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引导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维护国内产业利益,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与国际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指导和协调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开拓国际市场等等。

  (四)三十个重点领域
  服务贸易涉及领域众多。世界贸易组织所界定的范围就包括12个大类、160多个分部门。《规划》立足国情,着眼长远,根据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按照“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统筹安排”的原则,选择30个领域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力争有所突破。这些服务贸易领域首先涵盖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领域,如旅游、建筑服务等,其发展方向在于“巩固优势”;其次涵盖了一些符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新兴领域,如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其发展方向在于“重点培育”。通过这些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率先突破,可以带动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全面协调发展。

  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是《规划》各项发展目标的具体指向,也是各项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的聚焦之处。它们共包括旅游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技术贸易、对外劳务合作和承包工程、建筑服务、海洋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医疗和生物医药服务、教育服务、会计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服务、保险服务、证券期货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电信服务、邮政和快递服务、环境及节能服务、律师服务、租赁服务、广告服务、会展服务、分销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体育服务、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服务等30个领域。针对各领域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规划》细化了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大部分领域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量化指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安排
  《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启动早,历时长,在起草、完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两年多时间里,其中提出的一些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已经在同步推进实施。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着力在服务贸易统计直报系统建设、完善重点服务领域管理机制和促进体系、打造以中国(北京)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为龙头的服务贸易促进平台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与实施打好了前站、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施《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提出了“大服务”发展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全球视野和全产业链概念之下,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重点服务领域在贸易体量、新型业态、贸易效益、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做“大”服务贸易。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二是实现服务贸易发展的“大”协调。要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均衡协调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良性互动,服务出口与服务进口均衡协调发展,服务领域“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服务贸易各行业领域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服务外包离岸与在岸协调发展等。三是促进部门资源、社会力量和地方优势“大”联合。我们要完善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鼓励发达地区继续做大做强,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中西部地区迎头赶上,夯实服务业基础,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有效推动区域化分工、差异化竞争、协调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大服务”理念梳理、整合、细化《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与保障措施,出台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形成具体可行的工作举措,稳步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战略目标的落实。特别是要在四个方面做好组织落实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宣传解释,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制定实施配套政策,明确年度工作重点,抓好规划目标落实、项目落地。三是抓好规划实施监督,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检查与工作督导。四是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就规划实施效果积极主动地开展监测与评估,为服务贸易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主持人:下面,请记者们提问。提问之前,请记者先介绍一下所属的媒体名称。

  新华社记者:谢谢主持人。请问周司长,“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周柳军:我们在研究编制《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过程中,对中国今后一个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各部门和各位专家都一致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世界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世界经济格局重大调整和剧烈变革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在新的均衡态势下深入推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总的来看,中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时代背景没有改变。从国内来看,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几个方面的良好机遇:

  第一,作为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中国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按照各国经济发展规律,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今后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四个百分点。服务业将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主导行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行业,服务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为服务贸易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国内需求。“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战略将更多的聚焦于服务消费需求,特别是在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生活服务方面的需求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掘。

  第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潜在空间还很大。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服务领域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放宽准入限制,吸引的外商投资还应当有较大的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把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第四,服务出口大有可为。中国服务出口结构不够合理,多集中于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而在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领域则比例偏低,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

  第五,服务企业“走出去”发展前景广阔。中国通过境外商业存在方式实现服务输出的增长空间还很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保险、分销、运输等领域更多的服务企业将追随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是定在年均增长20%,最后测算的增速是17.3%,请问没有完成目标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虽然“十一五”目标未完成,但是17.3%的增速还是很高的,我们把“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定在11%是出于什么考虑?

  周柳军:我先回答您第二个问题。 《纲要》当中确定了到2015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设定在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是11%。我们是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第一,我们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要分析“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基本情况,同时要分析世界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增长水平,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一些因素。同时我们更关注在“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的情形,以及对这些领域发展态势的研判。基于以上的综合分析,我们确定的11%的增幅,是较为积极和稳妥的。

  第二,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们能感受到,影响服务贸易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对于服务贸易增长的影响较难精确预估。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在形势好的年份,服务贸易的增速是可能会高于11%的。但目前欧债危机还在持续,一些发达国家对一些高技术的贸易还在采取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尽管入世之后我国超过入世承诺,积极主动的开放了一百多个部门,我们和其他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的过程中,在推动我们的优势服务行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还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把年均的增速设定为11%,主要是出于稳妥的考虑。随着经济深入的推进和开放合作力度的加大,并通过各方的努力,以及刚才介绍的这些措施的组合拳一起发力,我们相信服务贸易发展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因此,这个11%和6000亿美元的目标,是我们力保的目标,是我们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追求更优异的成绩。

  关于您的第一个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设定的目标没有如期实现,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告诉我们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经济问题,也表明了在服务贸易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很广泛的,不确定、不可测的因素是比较多的。

  制定规划是从宏观上、战略走势上对一些工作的重点和举措要求做一些规定性的、战略的谋划,但是对于每一个自然年份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的不利之处,对我们影响到多大的程度,是不可能完全准确预测的。在制定“十一五”服务贸易的规划目标的时候,我们没有完整、全面的预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们在2010年取得的3624亿美元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在国家连续出台扩内需、稳外需、稳定出口,同时还扩大进口的政策,并发挥服务贸易领域的行业优势,通过这些组合拳政策,才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最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份成绩单中包含了全国服务贸易企业,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也包含我们在座的新闻媒体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关注,给力的呐喊助威。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会在此前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利方面,进行更富前瞻性的研究。刚才我介绍机遇较多,但我们也会更多的关注不利的因素,推动服务贸易在“十二五”期间设定的目标能如期实现,并且能争取更好的成绩。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接着之前的问题,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一年,请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如何?

  周柳军: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根据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0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进出口总额创历史同期最高值。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达4100亿美元,同比增幅约为13%。前三季度,中国服务出口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口1739亿美元,同比增长26.5%。由于进口快速增长,导致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扩大。从行业来看,中国传统服务出口增速放缓,部分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运输、旅游、建筑服务出口增速分别为6.7%、3.3%、4.1%,同期,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3.5%、31.4%、26.4%。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服务贸易发展重点领域






图片来源:公共商务信息新闻采编中心 摄影:李松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