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 类型:

商务部召开“自贸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


  

   12月4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自贸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广西区商务厅副厅长韦朝晖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    

  姚坚:大家上午好。感谢这么多媒体朋友来商务部,参加咱们这次专题的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的专题发布会的主题就是介绍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大家知道,2001年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近些年来,我们在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面,应当说又是一个新的历史进程,加速了贸易额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今天我们重点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今天和我们一起的有国际司的孙元江副司长以及广西商务厅的韦朝晖副厅长,我们一起来介绍有关情况。

  我们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们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总体情况以及成效。之后,请国际司孙元江副司长介绍商务部在推进自贸区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重点考虑。第三我们会请广西商务厅的韦朝晖副厅长,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来介绍自贸区对于我们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之后我们会留一点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

  一、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工作,早在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再次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凸显了中央对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坚定决心。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们积极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发展自贸区,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我国与东盟十国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自贸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分别是我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6个自贸协定,分别是我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此外,我国还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和斯里兰卡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横跨东西的周边自贸平台和辐射各洲的全球自贸网络。

  二、我国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绩

  加快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展示了我国开放、负责任的国际形象。通过自贸区提供的制度性保障,各方货物、服务、投资和人员流动政策更加透明、更具预见性,提升了彼此经贸关系和经济融合,取得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结果。自贸区建设的显著成效主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贸区促进了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随着与各贸易伙伴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关税将不断降低或取消,自贸协定促进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二是自贸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自贸协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自贸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带动了沿边地区经济合作。自贸区虽然是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但与自贸伙伴毗邻的沿边地区往往可以发挥区位优势,“近水楼台”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次区域合作,吸引和承接自贸伙伴或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因此自贸区可有效带动与我自贸伙伴接壤地区的发展。关于这一点,广西商务厅的韦朝晖副厅长还将作更详细的介绍。

  四是自贸区增加了消费者的实际利益。通过自由贸易互通有无,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世界各地更多、更丰富的商品,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例如,我国市场上的热带水果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实惠,这正是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榴莲、山竹、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成为我国广大消费者日常享用的水果。

  从实施情况看,自贸区做大了贸易的“蛋糕”,促进了我国与自贸伙伴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双赢。可以预计,随着自贸协定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以上我非常简短地介绍了一些总体情况,下面请商务部国际司孙元江副司长向大家介绍这几年我们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下一步的考虑。

  孙元江:刚才发言人就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情况和自贸区产生的良好效应作了介绍,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2013年我国在自贸区建设中所做的相关工作。2013年,我国自贸区建设工作呈现出两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与欧洲国家自贸区建设取得零的突破。

  一是完成中国-冰岛自贸区谈判并签署协定。2013年4月15日,在李克强总理和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冰岛外交外贸部长斯卡费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冰岛自贸协定。该协定是我国与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

  中冰自贸协定实施了高水平的关税减让,双方最终实施零关税的产品,按税目数衡量均接近96%,按贸易量衡量均接近100%。双方将在各自完成国内程序后正式确定协定生效日期。

  二是成功结束中国-瑞士自贸区谈判并签署协定。2013年5月,在李克强总理出访瑞士期间,中瑞双方宣布结束自贸区谈判。7月6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施耐德-阿曼在北京正式签署中瑞自贸协定。中瑞自贸协定是我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和西方主要经济体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这个协定覆盖面广、开放水平高、优惠政策多,是一个高质量、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协定。

  中瑞FTA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合作,瑞方同意与中方成立钟表合作工作组,在钟表领域同中方开展改进售后服务、加强我国钟表检测能力和开设钟表培训学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强我国钟表行业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个亮点是与周边国家自贸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区域经济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我国大力推动中韩、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积极倡议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是中韩自贸区举行了八轮谈判。目前,双方已就货物贸易降税模式及协定谈判范围达成共识,进入出要价谈判阶段。

  二是中日韩自贸区举行了三轮谈判,主要就谈判的步骤、降税模式和协定范围等进行了讨论。

  三是RCEP共举行两轮谈判,确定了谈判的职责范围,成立了货物、服务和投资工作组以及原产地规则及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两个小组。2013年8月,RCEP谈判国还在文莱召开了第一次经贸部长会议,对谈判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自贸区,同时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2013年10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文莱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倡议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目前,中方已向东盟方提交了升级版倡议草案,获得东盟方的积极评价。目前,双方已就启动升级版谈判的时间、具体内容进行磋商。

  此外,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降税谈判第二次会议也于2013年11月举行,与斯里兰卡、哥伦比亚等国家的自贸区联合可研也已启动。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后,我国获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运用国际规则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贸易大国,为全面推进自贸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应当看到,与加入世贸组织前相比,我国所处的国际经贸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我国自贸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全球自贸区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在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的同时,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姚坚:谢谢孙司长。接下来我们请广西商务厅的韦厅长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实施情况介绍一下广西在利用自贸区的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韦朝晖:大家上午好!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既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最早受益的省区。自贸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广西的对外开放,使广西发展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简要介绍自贸区建设给广西带来的喜人变化,可概况为“四个提升”。

  第一、与东盟经贸纽带关系不断提升。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利用外资来源地和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一是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2002至2012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由6.3亿美元提高到120.5亿美元,增长了18.2倍,年均增长34.4%,在广西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5.8%上升至40.9%。其中,2012年广西与越南贸易额(97.3亿美元)占中越贸易总额的19.3%。二是相互投资快速增长。2002至2012年,东盟在广西实际投资由2100万美元提高到1.4亿美元,增长了5.6倍,年均增长20.7%,占广西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由5%上升为19%;广西对东盟协议投资额由455万美元提高到2.3亿美元,增长了50倍,年均增长48%。三是互利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加工业等诸多领域正在商谈或建设一批大型合作项目,促进了中国-东盟产业对接和优势互补,拉近和拉紧了双方利益纽带。在东盟市场和东盟因素的推动下,广西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向型经济掀开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南宁渠道”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重要机制、重要活动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先后签署了南宁宣言、南宁共识、南宁声明等重要文件,使广西、南宁成为了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常办常新。博览会伴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而生,服务于中国-东盟自贸区而成长。十届博览会共有52位国家领导人、2040位部长级贵宾出席, 39.8万客商参加,贸易成交额超过100亿美元,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额超过600亿美元,搭建了融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东盟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今年第十届博览会充分展示了自贸区建设的辉煌成果和新十年的发展蓝图,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二是多区域合作风生水起。除参与大湄公河、中越两廊一圈、南宁-新加坡走廊等次区域合作外,广西于2006年率先提出并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至今成功举办了7届泛北合作论坛,联合专家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写入了2011年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目前亚行牵头编制的《合作路线图》正在征求各国意见。这一“海上合作”机制有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重要抓手。三是国际合作型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广西积极探索提升与东盟合作的新路径,其中由两国领导人、两国政府支持和推动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建设,开创了“两国双园”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同时,广西积极与越南边境省商建跨境合作区,加快推进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泰产业园,为深化多双边合作积累先行先试经验。四是与东盟在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密。如11月底在广西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越青年联欢大会,在中越交往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随着广西地位作用的不断提升,国家对广西发展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支持。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类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快聚集,广西迎来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数字上看,2002年以来,广西经济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主要指标突破万亿元大关,形成了食品、汽车、冶金、石化、机械等8个千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有活力和潜力的省区之一,开始进入了内生驱动型发展的良性轨道,一些产业初步形成了与东盟合作的引领优势。直观上看,很多到过南宁的人都惊呼变化太大了,我2002年回南宁工作,自己就见证了南宁从一个落后的大县城蝶变为一个美丽的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广西已从西南边陲跃升为开放的前沿窗口,成为了中国南疆一颗闪亮的明珠。

  第四、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能力不断提升。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广西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服务于西南等内陆省市、粤港澳地区面向东盟的开放,为实施周边外交战略、为中国-东盟全景式合作发挥作用。一是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北部湾港口吞吐能力已超过2亿吨,开通了30多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南宁至越南首都河内的国际旅客列车于2009年1月开通,南宁至河内高速公路广西境内段也于2005年底建成通车,今年6月广西和越南还实现了公务车辆以及客运和货运车辆的直达运输;广西与东盟各国首都或重要城市均已开通航班航线。二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合作载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批临港大产业初具规模,保税物流体系初步建成,投资洼地和财富洼地效应不断显现,吸引众多港台客商和周边省市企业前来进行战略投资。例如,云南省正在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云南临海产业园,与广西携手开拓东盟商机。

  各位朋友,当前中国-东盟正致力于打造自贸区升级版,推动合作由黄金十年向钻石十年迈进。按照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广西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广西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从交通、产业、金融、开放、城镇、生态等六个方面着手,加快建成中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和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为中国-东盟深度合作、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姚坚:谢谢韦厅长。以上我们三位一起把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增进区域贸易的自由化、一体化、便利化作了介绍。

  下面我们留一点时间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在媒体名称。

  中新社记者:请问孙司长,您刚才谈到了中韩和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两个自贸区的谈判进展,包括东北亚政治局势是不是影响到了这个谈判进展?

  孙元江:谢谢。刚才简单介绍了这两个自贸区谈判的进展情况,具体来说,中韩自贸区现在进行了八轮,已经完成了模式阶段的谈判,在模式阶段双方已经确定了自由化水平的目标。另外,我们对协定要谈判的范围和领域也进行了初步确定。可以说,通过模式阶段的谈判,双方把协定的主要框架搭成了,剩下基本上就是添砖加瓦,充实这个协定的内容。当然在出要价阶段,双方还会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利益,分歧也很大,双方正在加紧工作。可喜的是,无论是中方还是韩方,都把中韩自贸协定作为自贸区战略的重点,所以我们也有信心,尽早完成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

  关于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今年举行了三轮谈判,三方在谈判的步骤和谈判的模式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由于三方在产业竞争力上的不同,所以分歧也还是有的,主要是如何在照顾彼此的关切、实现各自的利益、达成一个平衡、双赢的协定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但无论如何,三方都还在一致努力致力于达成一个全面、高水平、平衡、双赢的自贸协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现在上海自贸区最新的进展如何?它和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区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姚坚:今天我们发布会的主题,主要是介绍我们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区。大家知道,我们有多边的渠道,有世贸组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便利化,同时我们还通过自由贸易区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包括贸易便利化。刚才你问到上海自由贸易区和这个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大家知道,上海自由贸易区也是近期我们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两个概念应当说是有联系,也是有区别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特定的区域里,自主开放的一个手段。我们知道,在国际范围内,有关国家和地区也有这样的区域,只是名称不同,比如经济特区、自由经济区、特别经济区等等,但是内容都是一个,就是要给这个区域中投资发展企业以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这个园区中投资发展。

  我们国家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采取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接轨的有关措施,便利企业的经营发展。它的好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进行试验,积累经验,看一看与国际通行的规则相一致的做法在我们这个区域之中能不能可行,是不是受企业的欢迎,能不能得到国际公司的认可。这是这个区域的特点。

  今天我们讨论的自由贸易区,是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一个协议,是通过谈判来达到,是互惠的。对于区外的国别和地区。不享受这样的政策。当然两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们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采取的一些尝试性的政策,比如简化工商登记、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投资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之中包括负面清单,这些措施都是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政策得到实施,得到企业的认可,我们政府管理的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能够适应,之后我们就会进一步的可复制、可推广,也会为我们国家对外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自由贸易区提供基础和经验,也增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心。所以,二者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请问孙司长,企业如何把握自贸区带来的机遇和条件?真正利用好自贸区框架下的各项优惠政策?谢谢。

  孙元江:谢谢提问。我们商谈自贸协定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从中得益、受惠。在自贸协定里,主要的内容就是市场的开放,这里面涉及到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取消等,还有一些规则。企业要很好地利用这样一个优惠的协定,就要仔细研究学习这个协定中的一些具体的条款,包括协定里面所列的关税减让的附件,大部分产品我们会在协定当中实行零关税,有的是有一定的过渡期,有的是部分关税减让,企业在进行生产或者出口的时候,就可以查查这些自贸协定,根据特有的对象和区域,来组织安排生产和出口。所以,这需要企业方面更多地关注。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在加大宣传普及,把自贸协定通过网络的形式,还有通过宣讲的形式,也包括我们今天发布会的形式,让更多的企业了解、知晓自贸协定的优惠。刚才姚主任专门解释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区战略的区别,大家很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因为正是有了这个误会,让更多人关注我们的自贸区战略。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更多地关注自贸区谈判的进展情况,包括谈判的签署情况,特别是在协定里面,有原产地规则的这样一个条款,只有懂得并且运用好这个原产地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这样一个优惠。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孙司长,我注意到最近韩国有兴趣加入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请教一下是否会给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以及RCEP的谈判带来一定的阻力。另外,卡梅伦最近表示,支持中国和欧盟的自贸区谈判,但是欧盟方面说时机还不够成熟,商务部这边是什么样的观点?主要的难点在哪些地方?最后想问一下,各主要经济体都在进行区域的贸易安排,是否会表明WTO主导的多边贸易体系已经不受欢迎了?

  孙元江:我也注意到最近韩国政府表达加入TPP的意愿,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意愿而已,韩国政府并没有最终决定是否加入TPP。这里面有个过程,TPP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就是说要加入TPP谈判,必须要征得所有现在TPP谈判方的同意。所以加入之前,要和现有的这些TPP谈判方进行双边磋商,然后由这些现有的TPP谈判方同意,并且征得他们国会的批准,这个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不去预判韩国政府最终或者什么时候加入TPP,但是中韩和中日韩自贸谈判都在去年已经启动了,刚才也介绍了,中韩已经完成了八轮谈判,中日韩也完成了三轮谈判。从目前情况来看,我没有看到对我们的谈判有什么影响。至于未来,我们要看韩国具体加入TPP的情况,以及我们这两个自贸区的进展情况。

  关于中欧自贸协定的谈判,我们对于所有自贸协定的安排,总体的态度是开放的,我们不排斥任何旨在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贸易安排,我们也愿意和所有经济体商谈自贸协定,这也是我们三中全会里明确讲的,要构造一个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贸协定网络。但是自贸协定和WTO谈判不同,WTO谈判一旦发起一场谈判,所有成员国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参与。自贸区谈判你可以选择区域,选择对象,双方要有意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谈判,这要看双方的需求、看双方的意愿,还有具体的条件是否成熟。

  关于区域贸易安排和WTO的关系,最近一段时间区域贸易安排势头很猛,基本上是多点爆发,大家听到很多自贸协定纷纷启动,纷纷在开展谈判。到今年10月,光是向WTO通报并生效的自贸协定就已经达221个。这里面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221个,我们观察一下发现,80%都是近十年签署谈判的。大家可以注意到2010年这个节点,正好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是我们多哈会合谈判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样一个节点,自贸协定突飞猛进地发展。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依赖非常强了,大家都是国际分工里面的一部分,大家都是全球价值链的一环,所以都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都需要不断地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但是,现在的多哈回合谈判,用我们的话说是不给劲,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全球贸易投资的体制提供一个保障,所以大家就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更加趋向于一些小范围的自贸协定谈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认为自贸协定谈判仍将持续发展,它也会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我们看到,有些自贸协定甚至已经完成了WTO一直希望完成的一些议题,实现了高水平的自由化,从这方面来讲,我们说自贸协定对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是个极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长远看,自贸协定是无法替代多边贸易体制的。现在还没有哪个协定或者哪个组织能够代替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功能和职能。从受惠的范围来看,自贸协定往往只是两个成员之间或者几个成员或者部分成员、区域成员之间进行互惠,这个受惠的范围总是有限的,要想把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或者便利化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就需要一个主管全球贸易投资体制的WTO。

  第二,自贸协定解决不了规则统一的问题。大家都在说自贸协定产生了意大利面条碗的效应,也就是说大家都在谈自贸协定,但各个自贸协定的规则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编织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规则网络。比方说原产地规则,这是自贸协定一个基本的条款,就是说要享受自贸协定的优惠,必须先证明你的产品是在协定成员内生产的,但是各个协定的原产地规则都不一样,有的是对所有的产品统一规则,有的是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规则。这就是说,对于签署了很多协定的成员国的生产商或者出口商,他要了解、学习、掌握所有的原产地规则,根据不同的市场来安排他的生产,这个实际上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出口成本,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所以,自贸协定无法解决这个规则统一的问题,而WTO全球贸易体制要求的是全球范围的规则的统一,只有WTO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由于自贸协定只是成员之间相互的优惠,也就是说,这个协定之外的成员是不能享受这样一个优惠。协定成员之间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供应商,可能并不是全球范围内最好的供应商或者提供商,只是因为有优惠了,才从他那儿买东西,得到他的服务,但未必是最佳。这就是说,自贸协定不能促进全球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所以,我们还是一直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主渠道,自贸协定、区域贸易安排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一种补充,是个新的途径。所以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在推进区域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协定的同时,仍然要高举多边贸易体制这样一个大旗。世贸组织的第九届部长会议日前正在印尼的巴厘岛召开,并就早期收获进行磋商,我们也祝福世贸组织在这次部长会议能取得成功。    

  国际商报记者:请问韦朝晖副厅长。广西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基建设,全面拓展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

  韦朝晖:感谢国际商报记者提问和对广西的关心和支持。刚才我介绍了,广西在自贸区建设中与东盟合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从深层次看,这些成绩与广西特有的区位优势还不相称。比如从贸易上看,广西与东盟贸易仅占全国与东盟贸易的3%,在全国各省区中排第九位,且与东盟贸易主要集中在越南单一市场;在利用东盟资金方面,广西吸收的主要是来自于印尼、泰国这些国家的投资,而东盟中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的新加坡在广西的投资还很少;“走出去”方面,广西企业实际上主要做的是低技术含量的农产品种殖、低难度的加工制造业等,所以也是一些较为低端的市场。刚才姚主任说自贸区升级版将是贸易和投资的加速发展,广西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广西将从以前的以贸易为主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从以经贸合作为主转为全方位的合作,而且要在一些重点方面取得一些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继续在升级版建设当中闪光和发亮。

  因为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主要点四项工作:首先,要提高跟东盟的互联互通水平。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在互联互通当中是个重要的门户节点。目前,广西与东盟的互联互通还有一些阻滞环节,比如在陆路通道上,跟越南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铁路在跨界上还是没有真正接连起来,或者说是低效的联通。有如在海上通道方面,广西北部湾港口这几年建设得很快,但是跟东盟之间的港口还没有很密切的合作和联通,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的孤岛或者孤港,这是我们将来工作的重点。

  陆路通道方面,广西将重点推进跟越南的“两高、两铁、两桥”,即从广西南宁到凭祥经越南同登到河内,和广西防城港到东兴经越南芒街、下龙、海防到河内这两个方向上,分别建设两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同时建设中越北仑河、水口河两座界河桥。

  海上通道方面,今年第十届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中国-东盟港口合作网络论坛,会上成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合作网络,目前广西北部湾三个港口正在加快跟东盟47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港口基础设施共建、航线航班的开通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硬件联通,在软件衔接方面,我们还将通过大湄公河、泛北合作等各种机制,与东盟国家在海关检查、检验检疫、贸易物流、商务人员流动等方面做好便利化的衔接。

  第二是做足跟东盟海上合作的文章。广西跟多个东盟国家都共临一片海,在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广西沿海就是中国通向东盟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所以海洋是我们共同的资源,也是今后合作的重要主题。但海洋合作目前还没有完全涵盖在现有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这一领域的合作也没有充分拓展。广西愿与东盟各方一道,在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加快推进这一合作。亚行已组织专家编制了泛北部湾合作路线图,正在征求东盟各方的意见,我们愿意加快这个进程,同时共同编制好行动计划,加快建章立制工作,包括搭建泛北合作秘书处、设立项目中心等,并从港口物流、金融这些优先领域着手,推进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打造临港物流链、产业链等,形成泛北部湾区域的一些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

  第三是要打造一些大型项目和重点领域的合作亮点。在继续关注和推动一些短平快的中小型项目的同时,广西有基础也有条件在一些大的旗舰项目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发挥互利双赢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比如前面提到的中马姊妹园、中越跨境合作区、中泰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外,广西正与印尼探讨建设铝电一体化项目,与马来西亚探讨钢铁基地项目,我们希望把这些项目做成新的样板工程。

  第四是完善博览会“推进器”的功能。博览会本身是因为自贸区而生,自贸区要打造升级版,博览会本身也应该发展升级版。广西将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的一贯宗旨,进一步筹办好博览会。首先要更好地服务于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广西将密切关注自贸区升级版的工作进程,包括补充协议的谈判或者深度的市场开放。同时将进一步研究中国和东盟市场的变化和走向特点,把博览会的主题设计好,把展览和投资促进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好,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商机,使更多的企业从中受惠。其次是加强能力建设。博览会不只是一年一度一次性的展会,要把它跟全年365天的贸易与投资促进结合起来。广西要加快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和面向东盟的各种大型专业市场的建设,把会展和日常的交易、市场行为结合起来。同时,推动博览局从会议承办机构向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转型,推动博览会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运作转型。此外,更重要的是延伸博览会平台的效应。要把博览会上达成的合作意向、合作项目真正落到实处,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实实在在的基础和动力。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刚才姚主任谈到了上海自贸区一系列有关投资体制改革的措施,尤其是出了中国第一份负面清单,这份负面清单我看到有关的资料说,把中美的双边投资谈判一下拉近了很多年,在现在这种投资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是不是对我们下一步的自贸区谈判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第二个问题,我们比较关心现在天津滨海和粤港澳自贸区也都在积极启动自贸区建设,我们部里也牵头在展开一些调研活动,目前调研的进展怎么样?会不会在短期内有个时间表的安排推动实施?

  姚坚:我先非常简短地说一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应当说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很多企业都感受到,虽然在过去改革开放35年的过程中,我们国家行政管理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和有关周边国家比较起来和有关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应当说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刚才孙司长讲到,正在巴厘岛召开的贸易部长会,其中“早期收获”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贸易便利化的问题。有关国际组织也评估过各国贸易便利化程度,中国应当说是走在前面的,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我们国家进一步开放和有关国家的比较,和有关国家的谈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不一致,怎么办?我们就要在试验区中进一步尝试、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除此之外,我们要在服务业开放方面进一步扩大。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了,在提升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说,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通过服务业的开放,来提高服务业的素质,这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此外,上海自贸区肩负的任务是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有关自贸谈判进行试验和尝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里也强调,要进一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试点,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目标,包括刚才你提到的有关省市也正在进行之中。

  孙元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概念不是给予优惠政策的概念,而是个制度创新的概念。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里所实施的制度创新,也都是我们自贸区谈判当中所面对的很多问题,所以它确实有很多的共性,它的先行先试也给我们自贸区谈判创造很多有利的条件。比如,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里主要的内容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里面提到的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试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都是有益的探索。中美投资保护协定里首次决定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模式,这也是一个全球的发展趋势。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这些体制的创新和改革,还有一些领域的开放,能够积累一些丰富的经验,无疑对下一步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的步伐非常有好处。所以我觉得它是为自贸区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观察报记者:我们发现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些制度转变,就像您刚才提到的与TPP谈判框架下的原则是很相似的,尤其是外资负面清单体系和服务业的开放等等。有专家分析说,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为中国加入TPP谈判扫清障碍。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商务部对TPP谈判的态度。第二是下一步中国自贸区建设的节奏、原则是不是会与TPP谈判有一定相关性?

  孙元江:刚才姚主任专门讲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自主性的开放,不受任何谈判方的约束或者压力,所以这是我们自己要先行先试的开放。关于TPP,我们总体的立场是持开放态度,这个开放态度是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我们对于TPP,对于其他所有的区域贸易安排,只要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只要它是为了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只要它是为了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只要它能给地区繁荣带来促进作用的,我们都持欢迎态度。

  开放立场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对于TPP和所有其他区域贸易安排,我们都有自由加入的权利,任何经济体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参加适合于他自身条件的区域贸易安排。加入TPP实际上是个大买卖,TPP有独特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和我们以往所谈的自贸协定,和我们现有的规章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所以你要做个大生意的话,肯定要去评估所存在的风险,这就是我们说的研究它和我们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的不同。所以我们对于TPP现在一是做了跟踪、研究、分析和论证的工作,跟踪它的进展,研究它的标准规则,分析不同之处和差距,论证这些规则标准给我们带来的利害关系。所以说TPP一直在我们的论证当中。

  第二,我们虽然现在没有参加TPP谈判,但是我们和TPP所有谈判方都保持着信息沟通和交流。商务部也和美国的USTR建立了固定的关于自贸区信息通报的机制,相互就自贸区包括TPP的进展进行信息通报。应该说,TPP从一开始就在我们的关注中。最后需要说的是,三中全会制定了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方针,还有我们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做的一些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都为我们未来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指明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凤凰卫视记者:有关平潭、粤港澳以及天津正在进行的自贸区建设,我们现在评估进入什么阶段?因为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两年时间上马的、有更快时间上马的,有没有这样的时间安排?另外央行针对上海自贸区出台了相对来说比较详细的细则,想问商务部方面有没有后续的这样的考虑?什么时候会出台?谢谢。

  孙元江:商务部在整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过程当中起的是一个协助与支持的作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现在,不少地方省市提出了要办这样一个试验区的请求,商务部也在给予它们一些指导,包括方案的研究制定。具体将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予以推进。

  姚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