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驻外机构> 市场调研> 欧洲

来源: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 类型:原创 分类:政策 2025-06-30 22:26

贸发会议呼吁发展中国家协同应对全球铜需求激增挑战


 贸发会议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对铜的需求预计到2040年将增长超过40%,但供应增长远远滞后。若要在2030年前满足需求,全球需新增约80座铜矿并投资2500亿美元。铜作为战略性原材料,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中至关重要,广泛用于电动车、可再生能源系统、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等领域。

 当前全球铜储量超过一半集中于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刚果(金)和俄罗斯五国,但真正的主导者是中国:中国进口全球60%的铜矿,并炼出全球超过45%的精炼铜,亚洲在全球铜精炼产量中的占比已从1990年的19%上升至2023年的60%。

 报告指出,铜矿开发周期长达25年,且面临矿石品位下降、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挑战。要弥合供应缺口,必须加快审批流程、发展新技术、建立多元贸易渠道,并加强国际合作。 

但铜的真正价值不在原矿,而在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铜线、铜管、铜板等。然而,大多数铜出口国工业复杂度偏低,难以实现产业升级。此外,发达国家在铜加工产品上设置更高关税(最高达8%),形成“关税递增”,阻碍发展中国家提升价值链地位。 

同时,回收铜成为重要补充。2023年,回收铜占全球精炼铜产量的近20%,不仅成本低、减排显著,性能也与原生铜相当。美国、德国和日本是主要铜废料出口国,中国、韩国和加拿大则为主要进口国。 

报告呼吁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工业园区设立和有利贸易政策,实现铜产业链向高端环节跃升,并推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