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品价格网 类型:转载 分类:新闻 2025-02-24 09:02
全球经济放缓与供应压力致国际油价本周全线下跌
本周,国际原油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原油供应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缓和等因素影响,各类原油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情绪偏向悲观,油价承压下行。从具体市场表现来看,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周均价报74.732美元/桶,环比下跌2.93%,同比下降13.16%;阿联酋迪拜原油周均价74.862美元/桶,环比下跌2.61%,同比下降11.56%;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周均价69.760美元/桶,环比下跌1.96%,同比下降11.10%;美国西海岸ANS原油周均价69.704美元/桶,环比下跌2.72%,同比下降15.76%;亚洲阿曼原油周均价77.052美元/桶,环比下跌3.27%,同比下降12.64%;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原油期货跌幅最大,周均价556.600元/桶,环比大幅下跌9.90%,同比下降4.42%。
本周国际油价全线下挫,受多重利空因素叠加影响,短期内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需求前景疲软。美国和我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工业生产和消费活动减弱,导致原油需求增长乏力。我国2024年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1.9%,至5.53亿吨,反映出国内需求疲软的趋势。二是原油供应过剩压力加剧,对油价形成显著压制。美国、加拿大等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持续增长,而OPEC+未宣布进一步减产计划。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四周增加。路透社报道称,伊拉克与库尔德地区达成协议,通过土耳其恢复每日18.5万桶原油出口,尽管国际油企因商业协议未明朗暂未参与,但市场对供应增加的预期已打压油价。此外,美国制裁俄罗斯油轮导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降至两年低点,转而增加从伊拉克和美国的进口,供应来源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过剩压力。三是地缘政治风险缓和,供应中断担忧减弱。本周地缘政治局势趋于缓和,中东紧张局势缓解,伊朗核协议谈判取得进展,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显著下降。同时,美俄关系解冻及俄乌战争可能进入和平谈判,使俄罗斯油气重返国际市场的可能性增加,进一步增强了供应端的宽松预期。四是美元走强压制油价。美元指数本周升至两周高点,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原油对其他货币持有者的购买成本上升,需求受到抑制。
关税压力与天气改善拖累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本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呈现回落态势,主要农产品如玉米、大豆、小麦等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普遍走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及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的期货价格在本周内多数出现下滑,反映出市场对供应增加和需求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日本东京谷地交易所(TGE)的玉米期货则保持平稳。从具体品种来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玉米期货本周均价报471.7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大跌5.12%,但同比依然上涨14.7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玉米期货本周均价为41,250日元/吨,周环比上涨2.58%,同比上涨11.49%。同期小麦市场表现更为疲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本周均价为560.3美分/蒲式耳,周环比大幅下跌5.52%,同比下跌2.45%。大豆及其副产品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本周均价报1023.8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下降1.45%,同比下跌9.76%。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大豆1号期货则逆势上扬,本周均价为4084.6元/吨,周环比上涨2.67%,但同比仍下跌11.2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本周均价为44.878美分/磅,周环比下跌4.3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本周均价为292.32美元/短吨,周环比下跌0.85%,同比下跌11.99%。燕麦期货逆市而上,本周均价为362.1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上涨3.42%,但同比下跌3.62%。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原因复杂且多元。首先,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市场形成显著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于3月4日起对墨西哥、加拿大实施25%关税,并对我国加征10%额外关税,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需求的担忧,特别是在墨西哥和我国作为玉米和大豆主要买家的情况下。其次,南美天气条件改善削弱了市场对供应紧张的预期,阿根廷降雨缓解了玉米和大豆的干旱压力,巴西丰收进度加快,预计将大量投放市场,导致全球供应预期增加。此外,美元走强也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下行压力,抑制了国际买家需求。供需层面,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25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且产量创纪录,而小麦出口因俄罗斯限额及全球需求疲软受阻,进一步拖累价格。我国国内因素也不容忽视,印度因高温天气可能减产小麦并考虑降低进口关税,巴基斯坦小麦产量预计下降11%,或将增加进口需求,但短期内难以抵消全球供应过剩预期。经济层面,我国出口增长超预期提振了大豆需求,支撑了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大豆价格的小幅上涨,但整体经济复苏力度有限,未能扭转市场弱势格局。此外,能源相关因素如美国乙醇库存激增至五年高位,削弱了玉米需求预期。这些因素交织作用下,本周大宗商品市场呈现供过于求与需求疲软并存的特征,价格普遍承压下行,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地缘与经济因素交织影响贵金属价格震荡下行
本周国际贵金属市场迎来集体调整,黄金、白银、铂金和钯金等主要品种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黄金和白银跌幅明显,钯金表现最为疲软,铜金属价格同样呈现下行趋势。从具体市场表现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黄金现货价周均价报2896.49美元/盎司,环比下跌0.98%,同比上涨41.82%;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黄金期货周均价报2900美元/盎司,环比下跌1.16%。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白银现货价周均价为3163.59美分/金衡盎司,环比下跌3.10%;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白银期货周均价32.07美元/金衡盎司,环比下跌3.80%。铂金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铂周均价为958.80美元/金衡盎司,环比下跌1.96%;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铂期货均价954.76美元/金衡盎司,环比下跌3.06%。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钯现货价周均价为928.87美元/金衡盎司,环比大幅下跌5.15%;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钯期货均价916.52美元/金衡盎司,环比下跌8.10%。基本金属方面,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铜期货周均价4.52美元/磅,环比下跌1.48%;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期货均价76920元/吨,环比微跌0.26%;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锌期货均价23638元/吨,环比下跌1.15%。
本周大宗商品市场的显著特点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首先,贵金属价格回落的主因是美元指数走强及市场获利了结。据路透社报道,2月28日美元维持近两周高位,因美国PCE通胀数据符合预期,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维持谨慎货币政策,导致黄金、白银等避险资产吸引力下降。此外,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发酵,其宣布自3月4日起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并对我国商品加征10%关税,引发全球贸易紧张情绪,部分投资者选择锁定贵金属前期涨幅利润。其次,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对市场构成双重影响。俄罗斯联邦杜马批准对贵金属浓缩物统一征收6%资源税,简化税制并刺激出口,而特朗普提出从俄罗斯购买贵金属的计划,则可能重塑全球贵金属供应链格局。同时,我国珠宝商面临黄金租赁成本飙升,进一步加剧国内供应紧张。工业金属方面,铜价受特朗普推动美国铜生产的政策影响波动有限,因全球需求预期未变,而锌价则因供需平稳及库存压力小幅调整。宏观经济层面,美国就业数据强劲与全球经济复苏信号提振了工业金属需求预期,但贵金属受制于高位回调压力。整体来看,本周市场在政治博弈、经济预期与供需关系的交织下,呈现出贵金属调整与工业金属稳定的分化走势。
天然橡胶价格窄幅震荡
本周,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呈现高位震荡回落格局,各主要市场价格普遍小幅下调,结束此前连续上涨态势,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从全球各主要橡胶市场表现来看,印度尼西亚产1号天然橡胶本周均价报133.375美分/磅,环比微涨0.38%,同比大涨27.02%,显示长期上涨趋势仍然明显。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GX)3号天然橡胶期货本周均价为243.300美分/千克,环比微增0.02%,同比飙升61.53%;而同交易所TSR20天然橡胶价格则略有回落,本周均价为202.920美分/千克,环比下跌0.78%,但同比仍大幅上涨54.36%。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3号天然橡胶期货表现相对疲软,本周均价为367.800日元/千克,环比下跌2.09%,但同比增幅高达83.40%。泰国3号天然橡胶报价亦小幅回调,本周均价为81.113泰铢/千克,环比下跌0.18%,同比上涨41.41%。国内市场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天然橡胶期货本周均价为17,577元/吨,环比下跌0.99%,同比大涨45.23%。价格区间方面,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橡胶期货本周最高价格为372.1日元/千克,最低为364.9日元/千克;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最高价为17,740元/吨,最低为17,500元/吨。总体来看,虽然本周各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大幅上涨态势。
本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回调主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首先,季节性因素对供应端产生重要影响,雨季到来导致天然橡胶供应收紧,对橡胶价格产生了的影响。目前东南亚主产区正处于橡胶割胶淡季,即将到来的斋月也会影响割胶活动,产量普遍下降,泰国南部地区降雨增多也进一步限制了橡胶采集活动。其次,地缘政治和贸易关系紧张成为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紧张以及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引发市场忧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关于对欧洲汽车及其他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言论,以及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的关税计划,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和汽车产业前景的担忧。第三,从需求端来看,欧洲汽车销量在1月份下降,特斯拉股价大幅下跌,反映出市场对全球轮胎和汽车橡胶消费需求的担忧。与此同时,日元汇率走强对橡胶期货价格形成压力,使得以日元计价的资产对海外买家的吸引力下降。此外,马来西亚橡胶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马来西亚已生产天然橡胶386,512吨,包括367,238吨干胶和19,274吨乳胶,总消费量达106万吨,其中本地下游产业使用量为215,816吨,这反映出该地区橡胶产业供需格局仍较为紧张。值得注意的是,橡胶厂安全事故也引发市场关注,马来西亚一家橡胶加工厂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柔佛职业安全与健康部门已对该厂发出停工令。综合来看,尽管本周橡胶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但季节性供应紧张、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产业链安全等多重因素仍将支撑橡胶价格在高位运行,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波动性。
责编:周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