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监测> 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监测

来源:商品价格网 类型:转载 分类:新闻 2025-10-19 14:14

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监测周报(1013-1017)

地缘风险缓解推动国际油价创五个月新低

本周国际原油市场大幅下挫,受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和供应过剩担忧等多重因素影响,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62美元/桶,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低。各大原油期现货价格均呈现显著下跌。具体市场表现来看,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跌至58.24美元/桶,环比下跌4.71%,同比下跌17.69%;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62.09美元/桶,环比下跌4.52%,同比下跌16.87%;阿曼原油和迪拜原油价格分别报63.25美元/桶和62.31美元/桶,环比跌幅分别达4.85%和4.04%。我国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也随外盘下跌,报444.71元/桶,环比下跌4.86%,同比下跌19.14%。从价格区间来看,本周布伦特原油最高触及65.98美元/桶,最低报62.09美元/桶;WTI原油最高报62.27美元/桶,最低报58.24美元/桶。

本周油价大幅下跌主要受到以下多重因素影响:首先,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并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中东地区地缘政治风险显著缓解,原油供应中断担忧减弱。其次,OPEC+组织在11月将增产13.7万桶/日,虽然增幅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上调了美国原油产量预测,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1353万桶/日的历史新高,这进一步加重了供应过剩的压力。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我国加征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从而拖累原油需求预期。在供需基本面方面,我国继续加快建设石油储备基地,预计2025-2026年将新增1.69亿桶储油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油价,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仍占据主导。OPEC月报显示,随着OPEC+增产,2026年原油供应缺口将显著缩小,这也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农产品市场整体承压

本周国际农产品市场整体呈现弱势调整态势,受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全球供应充足和我国连续阴雨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普遍下跌。从具体市场表现来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周均价报1009.36美元/蒲式耳,环比下跌1.01%,同比上涨2.46%;玉米期货报415.75美元/蒲式耳,环比下跌0.76%,同比上涨2.62%;小麦期货报500.21美元/蒲式耳,环比下跌1.21%,同比下跌14.11%。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粕期货周均价报2894.00元/吨,环比下跌0.31%,同比下跌2.72%。大豆油期货报8266.57元/吨,环比下跌0.50%,同比上涨2.31%。

本周农产品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据报道自2025年5月以来中国已停止采购美国大豆,这是近30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同时,中国已将大豆采购转向巴西等南美国家,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022亿吨。其次,全球农产品供应充足,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年美国玉米和大豆总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21.5亿蒲式耳。第三,我国多地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秋收进度,黄淮等地区农田积水、土壤湿度大,不利于玉米等作物收获和储存。此外,特朗普政府考虑对中国征收更高关税的言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也给市场带来压力。美国农业部门正计划推出新一轮农业救助计划,以缓解农民因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但具体实施时间和规模尚未确定。

金银同创历史新高,白银涨幅超70%

本周国际贵金属市场再度迎来历史性时刻,黄金和白银价格双双突破重要关口创下新高。其中,现货白银表现尤为亮眼,涨幅达73.53%,大幅跑赢同期上涨53%的黄金,成为年内表现最耀眼的贵金属品种。具体市场表现来看,黄金方面,COMEX黄金期货近月合约报4177.47美元/盎司,环比上涨5.01%,同比上涨56.02%;黄金伦敦收盘价报4175.92美元/盎司,环比上涨4.32%,同比上涨55.93%。白银市场表现更为突出,白银99.99报11985.75元/千克,环比上涨4.15%,同比大涨52.63%;COMEX白银期货近月合约报50.87美元/盎司,环比上涨7%,同比上涨60%;白银现货收盘价报5226.91美元/盎司,环比上涨5.67%,同比上涨64.57%。

本周贵金属市场强势上涨主要受到以下多重因素推动:首先,投资需求激增成为主要推手,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为金价上涨提供信心支撑和底部保障。投资需求强劲背后反映了市场对美元货币体系信用、债务可持续性等长期问题的担忧。其次,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发生转变,市场预计10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97%,12月降息概率为100%,这一预期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宽松货币政策周期形成共振。第三,白银市场供需失衡加剧,伦敦白银租借利率从6%狂飙至35%,创下历史新高,反映出实物白银供应紧张。同时,白银在太阳能电池板到人工智能相关的半导体等领域的工业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叠加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及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化,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贵金属等避险资产的配置需求。

天然橡胶市场持续走低

本周全球天然橡胶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多个品种价格指标环比下跌,跌幅在1%-3%不等,市场交投氛围较为谨慎。具体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天然橡胶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报14102.22元/吨,环比大跌2.98%,同比下跌15.98%;天然橡胶(1号)上期均价118.62,环比下跌1.96%,同比下跌18.96%;天然橡胶(3号日)上期均价303.72,环比微涨0.09%,同比下跌28.11%;天然橡胶(TSR20)上期均价171.21,环比小跌0.10%,同比下跌13.62%。从价格区间来看,本周天然橡胶(RSS3级)曼谷评估价格最高报67.11泰铢/公斤,最低报65.12泰铢/公斤。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库存持续下降,本周减少7,282吨至173,348吨。

本周天然橡胶市场下跌主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首先,供应端方面,东南亚主产区天气状况恶劣,特别是泰国南部地区遭遇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橡胶产量和运输,马来西亚8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下降12.9%至31,285吨。其次,需求端受到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升级和北美轮胎需求疲软的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此外,汽车行业表现不一,韩国汽车销量环比增长12.2%,同比增长18.1%,但我国汽车市场需求仍显疲软。在宏观层面,美元走强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制。不过,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和东南亚主产区供应紧张预期,为橡胶价格提供一定支撑。马来西亚橡胶局正在制定2026-2030年战略规划,以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天然橡胶市场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但偏向上行。

责编:周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