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9月25日)

手动刷新

 【何亚东】: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没有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

下面请提问。

 【央视财经记者】:

近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能否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背景及主要特点?

 【何亚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就发展数字消费作出部署。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我们从这个文件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指导意见》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数字消费,也就是促进数字消费提质扩量。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44.2%。《指导意见》支持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高质量发展,通过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创新数字消费场景,来释放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潜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数字时代,也就是突出数字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技术是数字消费的基础支撑和增长动力。《指导意见》围绕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推进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引导数字化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创新活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美好生活,也就是聚焦美好数字生活需要。数字消费是数字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指导意见》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持续创新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聚焦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通过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等服务,高质量打造智慧化服务应用场景,让消费者充分享受美好数字生活。

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指导意见》落地见效,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谢谢。

 【国际商报社记者】:

当地时间9月2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联合国大会相关活动时宣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请问中方后续有何落实行动?

 【何亚东】:

李强总理的这一重要立场宣示,是中方作为发展中大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举措,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和高度评价。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发表单独声明,称赞此举表明中方对更加平衡公正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释放了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的强烈信号。

9月24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交《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的立场文件》,对这一重要立场宣示进行了详细阐释。立场文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享受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当然制度性权利。当前,个别国家肆意加征关税,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广大发展中成员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有助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更好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决定不影响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成员身份,不影响中国享受现有世贸组织协定中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的权利。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这一立场宣示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的担当,具有鲜明的发展属性。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为促进世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已对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还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并与其他发展中成员站在一起,推动将发展作为世贸组织议程的中心,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谢谢。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何亚东】:

一直以来,商务部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牵头作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及时总结梳理自贸试验区“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制度创新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485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次商务部印发推广的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共29个,主要涉及贸易便利化、要素自由流动、开放通道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这些案例反映了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式、差别化探索的新成果新经验,体现了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首创首试。围绕完善基础性管理制度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如上海、天津、北京自贸试验区率先打造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体系,制定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为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模式积累新经验。

二是体现区域特色。立足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了一批可供类似区域发展借鉴的创新成果。如广西自贸试验区实施边境口岸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查验,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实施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有效提升沿边地区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着眼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或全链条深化改革,探索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系统化集成化的制度创新成果。如海南自贸试验区创新水上旅游综合管理服务,构建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相关产业发展制度体系。

四是注重协同联动。开展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强化改革协同,形成了一批联动创新成果。如长江沿线自贸试验区探索物流通道联动发展模式,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开展进口文化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作出积极示范,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下一步,商务部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最佳实践案例”,并继续支持自贸试验区加强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更好地释放自贸红利。谢谢。

 【时代周报记者】:

近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一批新的务实举措,能否介绍一下政策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何亚东】:

近年来,我国服务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4—2024年,服务出口总额从2191亿美元增至4459亿美元,年均增长7.3%,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总体外向度还不高,服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还有待提升。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便利化、国际市场开拓等 方面提出了13项务实举措,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政策措施更“细”。比如,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细化支持方向,提出支持数字服务、高端设计、研发、供应链等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服务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再比如,保税监管制度方面,提出对综合保税区外开展“两头在外”的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产品检测业务试点实行保税监管,便利无法入区的企业开展相关业务。

二是具体要求更“实”。比如,针对企业反映的申报服务出口退税程序繁琐的问题,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在申报服务出口退税时推广以电子信息替代纸质或电子凭证,提高申报效率。再比如,针对企业反映部分服务贸易结算不够便利的问题,鼓励银行对于境内外长期合作的企业间发生的小额、高频业务,优化审核方式,提升资金结算效率。

三是支持目标更“精准”。比如,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在运输、维修维护、互联网广告等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承保能力和水平;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再比如,商务部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制订并定期更新《国际服务贸易知名展会名录》,为服务贸易企业境内外参展办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助力我国服务出口企业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谢谢。

 【路透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先生日前会见了美国中西部地区政商代表团,请问这是否预示着中国将购买该地区的大豆?请问能否介绍下双方就此议题的交流情况?第二个是,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称,中国购买更多波音飞机的协议谈判已经进入最后几天或几周。您能否就相关谈判进展做出更多介绍?

 【何亚东】: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活力在地方”。中美省州经贸合作是中美经贸关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加强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关于大豆贸易,美方应采取积极行动,取消相关不合理关税,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条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当前影响中美正常经贸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美单边限制措施,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