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日常新闻发布

来源: 类型:

陈德铭在法国戛纳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


  当地时间11月3日晚,在法国戛纳陪同胡锦涛主席出席G20峰会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接受了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

              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合理区间
             中国是全球贸易平衡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带给戛纳G20峰会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在陈德铭看来,是保持了9%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10个月来近3万亿美元且基本平衡的贸易。
  陈德铭说,中国“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取得了积极成效,2008年以来进口增速连年超过出口增速,去年快7.5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快5个百分点。其间,贸易规模逐年增加,贸易顺差绝对值逐年减少,2009年顺差在上年2900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缩减,为1900亿美元;2010年为1800亿美元;今年1-10月,贸易增长24%以上,顺差却减少了15%,预计全年顺差大幅下降。陈德铭还表示,今年中国将进口约1.6-1.7万亿美元的商品,未来五年,中国进口总规模将超过10万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陈德铭特别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合理区间。我国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仅为1个多百分点,如果加上国际资本的异动,整个国际收支顺差与GDP之比也远小于3%,
  按照目前西方主要汇率评价方法,即平价购买法(PPP)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价体系,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低估了30%。但从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现在,人民币升值已超过30%,如考虑物价因素,升值的幅度还要大得多。今年9月人民币换美元发生了“逆转”,多换取600多亿。陈德铭认为,这足以说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发生了变化,即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陈德铭指出,PPP和IMF的汇率评价体系都有其自身的缺陷。PPP由于忽略了商品性能的多样性,评价结果很不准确;IMF在金融危机时期虽然更多地考虑了贸易平衡以及国际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但并没有考虑到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投资异常集中或热钱流入。由于国际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叫嚣不断,国际资本大量异常流入,给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欧债危机发酵将加重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中国支持欧盟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当前挑战
  关于欧债危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陈德铭表示,目前欧洲危机主要是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对私营部门、个人消费影响比较小,迄今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有但并不大。但随着欧债危机的发酵,未来对国际及中国贸易的影响会不断加重。
  陈德铭分析说,欧盟和欧元区治理主权债务危机的方法主要是增税、裁员和减收,这些都将影响到欧洲人民的收入和私营经济,消费会出现萎缩或增长缓慢。从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展会即广交会看,欧洲客商在今年秋交会仅增长了3个百分点,订单数量和金额也只增长3个百分点。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欧元区近期的消费出现下滑趋势。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010年GDP达到16.3万亿美元(其中欧元区为12.2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3.8万亿美元(其中欧元区3.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25.2%。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陈德铭表示,10月27日,欧盟首脑会议就欧债危机达成框架性共识,显示出欧洲团结协作、解决债务问题的意愿,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相信欧元区有能力依托自身尽快控制危机并逐渐化解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与欧洲同处于一条“全球化”的船上,应该共同关心、支持欧洲。
  陈德铭进一步表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经贸关系十分紧密。我们鼓励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也注重扩大从欧盟、欧元区及顺差国家的进口,与欧洲一道共同克服困难。今年1-9月中国从欧盟进口增加了30%以上。中国还组织各种类型的赴欧采购团,帮助企业了解欧洲。当然,我们希望欧洲也鼓励私人消费,扩大自己的市场,为欧洲的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希望美国货币法案不要成“法”成“案”
             不愿出现“贸易战”,但会做好应对准备
  陈德铭并不赞同有关美参议院通过货币法案只是针对中国的观点。他认为,货币法案是针对世界上所有拥有货币的国家,但希望法案不要成“法”成“案”,否则,美国将会开启违反国际条约义务的先例。
  陈德铭强调,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处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贸易和国际收支亦趋于基本平衡。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整体贸易是平衡的,只是与某一个大国出现了贸易较大的不平衡,这就不是汇率问题。双方应该坐下来谈一谈,审视贸易政策、出口便利化以及贸易管制等问题。
  陈德铭深入分析了中美顺差的来源和结构。去年,中美顺差几乎占到中国顺差的全部,其中75%来自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与美国贸易为零顺差。因此,美国议员攻击中国扶持国有企业导致贸易顺差是毫无道理的。从贸易方式看,近80%的中美顺差来自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少有顺差。也就是说,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主要采用了加工贸易的形式是当前中美产生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是全球化结构调整的反映,由于在中国的增值只有10%-20%,受汇率的影响非常小。美国企业在中国、在海外赚取大量的利润后反哺母公司,有助于其母公司应对危机、渡过困难,同时使美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刻仍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造成中美顺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管制。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扩大进口,尤其是从美国进口,非常遗憾的是,美国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后,对国别进行了分类,中国被放在最严格限制的一类。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有2000多种涉及军民两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去年对华新增贸易解决了50万人就业。如果放宽出口管制,将直接有利于奥巴马总统就业计划的实施。
  作为世界上经济互补性最强的两个大国,中美积极合作将有力拉动当前的世界经济。“我不希望发生贸易摩擦,甚至爆发‘贸易战’,这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直接损害的是中美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利益。”但陈德铭同时表示,作为中国商务部部长,也要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负责任,依法给予保护,因此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中国政府切实鼓励企业“走出去”
             希望以非常开放的姿态接受中国企业
  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挑战。陈德铭分析指出,一是部分国家实施投资保护主义,虽然口头上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但实际上安全审查政策非常不透明,即便一个小小的螺纹钢工厂也会被认为“影响国家安全”。二是地区不安全,投资企业受到影响。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走出去”金融汇兑风险大、成本高。此外,个别国家还带着冷战思维、意识形态,炒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投资带来的不安全。
  陈德铭表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长期的封闭落后,使中国政府下定决心,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30多年的开放实践证明了这条路的正确性。同时,全球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国政府部门支持、鼓励企业在自担风险的情况下,配置资源“走出去”,不仅仅是要商品、资本走出去,扩大国外市场,更重要的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在很多国家各有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企业要真正成长为国际性企业,必须走出去融入国际社会。事实证明,“走出去”企业发展得比较快,内部治理结构也比较合理。
  陈德铭还介绍了政府部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和手段。在商务部网站,企业可以实现对各国投资环境的免费检索,帮助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投资保护协议签署以及案例等信息。结合安全等情况,商务部会适时对某些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提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与110多个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与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关键的法律磋商阶段。
  陈德铭特别提出,中国的国有企业以股份制改革为取向,对外投资合作同样要遵守当地法律、回报社会。投资可以促进和拉动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更多国家以非常开放的姿态接受中国企业“走出去”。

               欢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多哈谈判可能进入“冬眠”
  关于俄罗斯年底加入世贸组织问题。陈德铭表示,中俄是战略伙伴和好邻居,中国政府一贯支持俄尽早加入世贸组织。没有俄罗斯的加入,世贸组织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中方对俄年底加入世贸组织持非常乐观、欢迎的态度,希望俄加入世贸后在世贸规则下加强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同时,陈德铭建议俄罗斯处理好独联体关税同盟国的关系,并希望更多的独联体国家成为世贸成员。
  关于多哈回合谈判。陈德铭始终强调,多哈回合是发展回合谈判,要更多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十年来,农业、非农和服务业在案文上已进行了充分讨论,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所言,谈判已经完成了80%。希望世贸谈判能够在尊重授权、锁定成果的基础上往前推进。
  由于金融危机及后续影响,使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盛行,个别国家遇到政治选举的周期,完成世贸谈判非常困难,今年的“希望之窗”看来很快要被关上。陈德铭认为,多哈谈判要进入类似于“冬眠”的一个过程。WTO香港会议曾决定,发达国家最迟要在2013年对最不发达国家“免关税”、“免配额”,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要努力按这个要求去做。从目前各方反映看,谈判不仅在年内难以全面完成,甚至最不发达国家苦等十年、强烈要求的年底达成“早期收获”的努力也可能受挫。
  但陈德铭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表示,任何诸边或双边自贸协定都无法替代多边贸易体制,一个完整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在这样的体制下高水平的发展回合协议,将对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有利。当经济低迷的周期和政治选举的周期过去,我们将迎来多哈回合谈判的春天。
  当前中国政府仍致力于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在坚持“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对各种新的建议持开放态度。胡锦涛主席在戛纳G20峰会期间宣布,为进一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方愿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今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将继续讨论多哈回合谈判的走向,陈德铭希望届时各国能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

              促平衡要扩大进口而非限制出口
              国内消费增长是扩进口的基本前提
  陈德铭表示,“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政策要长期坚持下去,具体做法上可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稳增长,即保持外贸稳定出口。调结构,即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品牌、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国际形势在适当的程度内倒逼有利于企业的调整。促平衡,即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处于合理区间。我们要以扩大进口而不是限制出口促进贸易平衡。  
  陈德铭表示,扩大进口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国内消费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十二五”规划确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促进可持续消费。
  政府在扩大进口方面,陈德铭认为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优化进口结构,积极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鼓励增加自主要贸易顺差国进口。二是推进进口便利化,继续简化和放宽进口管理,减少进口关节和手续。三是完善进口促进和预警体系,开展进口贸易促进活动,举办好广交会等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等。今年秋季广交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分别参加进口展,推动中外经贸合作交流,有利于促进进口。。


                保护主义解救不了经济危机
                倡导履行反对保护主义承诺
  金融危机以来保护主义出现盛行趋势。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显示,首尔峰会后(2010年12月-2011年5月),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0.6%,比上期报告(2010年6月-2010年11月)增长了一倍,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多达463起,比上一报告期上升了61%。
  陈德铭指出,保护主义救不了当前国际形势,只是短期内可能对某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有利。上世纪30年代的危机,由于保护主义盛行,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长时间的萧条与低迷。历史证明,保护主义从来解救不了危机,反而延缓了经济复苏的时间。二十国集团前几次峰会所承诺的不对商品、投资、服务设置新的限制措施,我们应重申这一承诺,并付诸行动。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