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出台背景

img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积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针对国外日益提高的市场准入技术条件,研发关键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开展国际认证,提升技术竞争力,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加,总体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是商务部为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有益举措。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渐成世界上的贸易大国。据WTO统计,2016 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1万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13.15%,稳居世界第一。这种形势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地提出“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贸易影响日趋严重。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包括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SPS协定)中的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与食品安全及相关措施。据调查,2016年我国34.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导致我企业直接损失3265.6亿元,使企业新增成本2047.4亿元。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难题之一是信息不畅,因而对目标市场准入条件的变化不敏感。2016年WTO成员通报了新制/修订的3728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于单一企业来说,跟踪、研究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信息难度大、成本高,但若不跟踪、不应对则会对其经营产生严重影响。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商务主管部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便利企业获取国外最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因此,我们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WTO规则框架下,构建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加强信息服务,不定期更新《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帮助企业尽快了解和掌握国外市场的标准、技术法规、认证检验等市场准入要求,跨越国外技术壁垒,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