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规稿件库

来源: 类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专题:东盟五国(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经济现状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2002年11月3日,中国总理朱鎔基与次区域五国(柬埔寨、缅甸、老
挝、越南、泰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这是湄公河开发史上最高级别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增长、公平和繁荣”。朱鎔基总理在会上作了题为《共饮一江水水、共建美好家园》的主旨发言,提出了湄公河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在这次会上中国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签署了《政府间电力协议》,发表了《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宣布“从2004年起,向老挝、柬埔寨、缅甸大部分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出资3000万美元帮助修建昆明至曼谷公路老挝境内部分路段”。中国的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受到与会各国的欢迎。这次会议标志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就需要认真的研究,如何的推进这一次区域的合作开发,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会給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一、 次区域五国经济现状
一)越南经济
1、越南的经济现状
越南自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1991-
2000年越南的GDP年均增长率达7.6%。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2%,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1.3%,服务业年均增长7.2%。2000年的GDP增长是1990年的2.1倍,超额完成当初提出的2000年比1990年翻一番的目标,使越南走出了多年的经济危机。1995年,越南经济增长率高达9.5%。即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1998年、1999年、2000年仍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GDP的增长率分别为5.8%、4.8%和6.7%。进入21世纪,经济依旧增长较快,2001年越南经济的增长率为6.8%,尽管没有达到年初确定的7.3%的增长目标,但在东南亚国家中仍是增长最快的国家。2002年第一季度,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为6.6%。
2、越南的贸易现状
越南自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积极发展与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关系。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伙伴不断增多,贸易范围迅速扩大。
(1) 贸易进出口
1986年,越南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其中出口6.7亿美元,进口
18.3亿美元,1990年越南的外贸进出口额则增长到42.9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后,越南的对外贸易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95年外贸进出口达到128亿美元,突破100亿美元的大关,1997年外贸进出口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201.6亿美元,2001年则达到314亿美元(表-1)。


























(2)出口的主要商品
越南的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轻工产品两大类,其中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农、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是越南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橡胶、咖啡、大米、水产品、原油、煤炭、黄麻、烟草、茶叶、花生、大豆、木材等,其中大米、原油、水产品是越南的三大出口创汇支柱商品(表-2)。
















2001年越南出口商品占比重最大的是原油,占其对外贸易出口的20.4%,但金额却下降类9.9%,数量增加了9.7%。
(3) 进口主要商品
越南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械、化肥、电器、电动工具、钢材、化学制
品、运输工具、棉花等生产资料和一些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所占的进口比重分别为85%和15%左右。其中化学品占进口总额的12.5%,纸张及其制品3.4%,钢铁及其制品8%,电器11%,机械20%,运输工具25%。
(4) 主要的贸易伙伴
1996年以来,越南的贸易伙伴迅速增加,现已经达到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欧盟等。
3、越南利用外资
截至2000年底,越南共建立了3 300多个外资项目,合同资金总额约为385.5亿美元。然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越南新增外资项目和合同投资资金却分别比1997年下降21.5%和10.1%。1999年越南共吸引外资15.19亿美元,共批准外资项目274个;2000年越南共批准外资项目303个,合同投资金额19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21%,外资出现回升势头。越南政府估计,2001年吸引外国投资额不会低于2000年的水平,预计可达到25亿美元。越南吸引外资所得的成绩是与其较为优惠的投资法分不开的。
二)老挝经济发展现状
1、老挝的经济
金融危机以后,老挝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96年老挝的
GDP增长率为7.4%,,GDP总值为89326亿基普,到200年老挝的GDP总值已经达到137788亿基普GDP的增长率为5.9%,2001年老挝的GDP增长率同比增长6.4%(表-3)。













2、老挝的对外贸易
90年代前期,老挝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进出口额接近10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也不断扩大,主要的贸易伙伴有苏联、越南、泰国、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地区、欧盟、泰国及其其他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在原来单纯资源和电力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服装、啤酒、工艺品和木竹藤器等制成品的出口。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老挝对外贸易出现大滑坡,1998年外贸总额为8.5亿美元,而1997年为9.2亿美元。1999年老挝的对外贸易继续下降,进出口额为5.8亿美元,到了200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出现了回升的态势。但进口始终大于出口,依靠进口商品满足国内需求的格局仍未改变。出口商品中除电力外,其他如木材、服装、锡砂矿的出口都有减少。进口商品主要有车辆及配件、成品油、水泥、钢材、纸制品、医药器械、大米及棉花。2000财政年度出口额为3.23亿美元,进口额为5.4亿美,贸易赤字2.17亿美元(表-4)。

















3、老挝利用外资状况
老挝的外资政策是1988年开始实行的,外资政策实行以来,到老挝投资的外商企业逐年增多,成效显著。至2000年已有40多个国家的商人在老挝投资办厂,投资项目达近千项项,外资金额额累计增至90亿美元左右。泰国、美国、韩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投资位居前列。综观老挝利用外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投资范围宽。
老挝引进外资伊始,投资范围仅限于宾馆、木材采伐等行业。随着老挝对
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迅速增加,投资范围也随之扩大。据统计,老挝吸引外资的项目主要有农业、制衣、工业和手工业、木材加工业、矿业、贸易、宾馆旅游业、银行保险、咨询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等。
(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多。长期以来,泰、美等国一直是老挝第一、第二大投资国,其投资额遥遥领先于韩、马、中等发展中国家。但是,近几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大了在老挝的投资力度,如韩国1988-1994年在老投资总额仅996万美元,1996年猛增至4.55亿美元;马来西亚1988-1994年在老投资总额仅2 613万美元,1996年猛增至2.02亿美元。
(3)水电建设投资迅速增长。老挝政府为实现到2000年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50-200万千瓦的总目标,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采取国际合作、争取援助、申请世行和亚行巨额贷款、鼓励外商融资参股经营等措施,加大了水电开发力度。水电开发的外资引进额已达45亿美元,约占外商在老挝投资总额的67%。目前已有7个大型项目在兴建,多数项目已竣工,这将大大缓解老挝电力短缺的状况,同时还可向泰国出口电力。
三)柬埔寨经济现状
1、 柬埔寨经济发展现状
柬埔寨今年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2000年柬的GDP
总量为22亿美元,2001年GDP的增长率为5.3%,增长较快。柬埔寨的制造业主要是香港等地投资发展的服装加工业,全国约有180家服装加工厂,服装出口占其外贸出口的85%。服务业在柬的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达45%,其发展速度也快于工业和农业。
2、 对外贸易现状
(1) 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
1993年以来,随着柬埔寨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扩大、外贸体制的变革和不断完善,柬埔寨的对外贸易纵向比较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94年,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2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比上年净增2.4亿美元,增长1倍以上;进口7.4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2亿美元。与此同时,贸易赤字也创了记录,达到2.8亿美元。1996年,柬埔寨的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年外贸总额为1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亿美元。其中出口6.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亿美元;进口11.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亿美元;逆差4.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亿美元。1997年6月初,美国成为第六个给予柬埔寨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这一优惠待遇的获得,使柬埔寨的6 200种工农业产品以优惠关税进入美国(鞋类、纺织品、服装等除外),从而使柬埔寨的对外贸易获得发展的良机。1999年柬埔寨进出口总额为19.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9亿美元,进口总值11.3亿美元,外贸额有所回升。2001年柬出口额达到15亿美元(表-5)。


















(2)进出口商品结构
柬埔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因而其进出口商品结构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进口工业制品,出口农副土特产品。这种状况至今尚无根本性的变化。
柬埔寨的进口商品主要可分为四个大类:
第一类,饮料食品类。包括奶制品、蔬菜、水果、面粉、食品、糖、酒及各种饮料和卷烟,一般情况下占其进口总额的13-15%。
第二类,工业制成品类。主要包括药品、橡胶制品、纸张、纺织品、五金制品、机器设备、各类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其他机动车及零部件、铁路及其运输设备、各类船只及其设备、玻璃、瓷砖等建筑材料,占进口总额的45-50%。
第三类,原材料和半成品类商品。主要包括化学品及各种化肥、原油、其他石油产品(主要是柴油和汽油)、水泥、钢材及各种粗加工五金产品等,一般占其进口总值的17-19%。
第四类,杂项商品。主要是生活消费品,如文具、玩具、化妆品、肥皂、火柴、皮革制品、服装等,一般占其进口商品总值的16%。
就其出口商品结构而言,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落后,出口商品生产能力低下,出口商品品种有限,结构单一,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以及某些初级产品,且长期无多大变化。柬埔寨出口商品主要分为以下五个大类:
粮食作物类农产品。主要包括大米、黄豆、绿豆、玉米、芝麻等传统农产品,约占其出口总值的7-8%。
林产品。主要包括原木、粗加工木材、木板、木棉等,约占其出口总值的40%。
经济作物类产品。主要包括橡胶、胡椒、烟叶等,约占其出口总值的
30%。水产品。主要包括海鱼、海虾及其制品,淡水鱼虾及其制品,约占其出口总值的2-3%。
工业制成品。主要指成衣及某些纺织品以及废金属。成衣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其年出口值已突破5 000万美元,约占其出口总值的20%左右。
柬埔寨进口转出口的商品近年来不断增多。这类商品主要有香烟、摩托车、电视机、录音机、布料、衣服、白酒、啤酒、鱼、加工木材、橡胶等。
3、 利用外资
据柬埔寨官方统计,1994-1999年,政府共批准外来投资841项,实际执行441项,协议资金37亿美元,到位投资总额16.5亿美元。1999年获准投资项目大幅度下降,到11月仅为80项,实际执行68项,投资总额3.7亿美元。2000年、2001年对柬投资的外商企业,进一步增加。
从各种统计资料来看,柬埔寨的外资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国家和地区: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其中,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最主要的又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等。
就投资领域来讲,旅游业位居第一,约占投资总额的50%;其余依次为宾馆饭店业、交通通讯业、建筑建材业、成衣业、日用消费品加工业等。在所有投资领域中,成衣业的投资是最为成功的一个领域。

四)缅甸经济发展现状
1、缅甸经济发展现状
缅甸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2000年GDP总量为149亿美
元,人年均GDP为214美元。2001年经济增长率为6%。
缅甸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制造业仅占7%。工业投资很少,1995年-2000年仅为4.8亿美元。1996-2000年年均通货膨胀率达到27.2%。
2、对外贸易现状
进出口贸易是缅甸国民经济第二大行业。1999/2000年度,缅甸进出口贸易占GDP的21%,总额为40.9亿美元。1996年以来缅甸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6.5%。政府的政策对私营经济从事进出口贸易起到了鼓励的作用,因而,私营部门在全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91/1992年度的50.3%上升到了1999/2000年度的69.2%,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则由53.9%上升到了78.17%,私营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已由1998/1999年度的66%上升到1999/2000年度的70.2%。私营经济的参与,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缅甸的外贸结构目前仍无多少变化。1994/1995年度,在外贸出口总额中,农产品出口24.78亿缅元,占出口总额的45.8%;林产品出口12.05亿缅元,占22.3%;畜牧产品与海产品出口6.22亿缅元,占11.5%。这三类产品出口共达43.05亿缅元,占出口总额的79.6%。1999/2000年度,资源性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80%,制成品出口占11%,非传统出口商品占9%。与此相反,缅甸的进口一直以工业原材料及资本货物为主,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类产品的进口需求猛增,缺口加大。为引导私营进出口商将其持有的外汇用于进口急需物资,政府于1995年初规定,所有出口商必须将其出口所得的25%用于进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资。在1994/1995年度,工业用原材料的进口达18.54亿缅元,占进口总额的22.3%;资本货物进口达29.14亿缅元,占进口总额的35%。这两类货物占了进口总额的57.2%。1998年缅甸共进口10.46亿美元机器设备,占当年进口总额28.24亿美元的37%。1999年头8个月,缅甸进口了5.2亿美元的机器设备(比1998年同期降低19.6%),占缅甸进口总额的21.39%。在进口的5.2亿美元的机器设备中,非机电和运输设备为3.32亿美元;机电设备和零配件为1.87亿美元。2000年1~10月,消费品、资本货物、半成品分别占进口总额的48.6%、35.7%、15.7%。资本货物及工业原材料大多属高附加值产品,进口费用大,使得缅甸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外贸赤字由1988/1989年度的12.5亿缅元上升到1995/1996年度的39.35亿缅元,7年中扩大了214.8%。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6年10月的报告,缅甸的进出口逆差还在不断拉大。1996年1~4月份,缅甸的出口比上年同期下跌了36.4%(主要是大米出口税减),进口则增长了38.9%。外贸逆差14.78亿缅元(按官方汇率约为2.5亿美元),相当于1995年全年外贸逆差的60%。以美元计,2000年1~12月,缅甸进口额为25.67亿美元,出口额为15.19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0.48亿美元,比1999年12.3亿美元的外贸逆差有所减少。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缅甸对外贸易中进口高于出口的格局将继续存在。
受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缅甸的对外贸易出现较大滑坡。1998年仍无改观,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外汇储备从1997年的2.72亿美元下降为1998年的1.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7.81亿美元,其中出口8.84亿美元,进口18.9亿美元。由于出口产业结构问题,多年来出口的数量少,花色品种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较低。对外贸易始终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缅甸的进出口对象主要有:出口方面,缅甸最重要的出口对象有:东盟国家(约占外贸总额的80%)、印度、中国、中国香港、日本等。进口方面,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东盟国家、日本、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和印度等。
3、利用外资
缅甸自从198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进入缅甸的外资逐年增多,尤其以东盟投资者为多。投资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英国,占外来投资总额的21.4%;新加坡占18.5%;法国,占15.5%;泰国为4.18亿美元,占13.9%;美国为2.41亿美元,占8%;马来西亚不2.27亿美元,占7.6%;日本为1.07亿美元,占3.5%;荷兰为8 300万美元,占2.8%;奥地利为7 150万美元,占2.4%;香港为6 444万美元,占2.1%
到2000年8月底止,到缅甸投资的国家已有25个,投资项目219项。
目前外国在缅甸的投资多中小规模性质。在制造业中有成衣来料加工、木材加工、农水产养殖加工、制鞋、包装、纸箱生产等外资涉足的行业,其中以成衣加工业最多;在贸易及服务业中,外资进入了缅甸的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及宾馆、饭店业等。
缅在吸引外资方面对中国寄予很大的希望,欢迎中国在农业、畜牧水产、加工制造、能源、矿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及房地产业的领域对缅甸大量投资,把缅作为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中转基地(包括使用伊洛瓦底江的航运并将仰光当成云南最近出海口);在通讯、劳务承包方面进行多边合作;利用缅资源搞产品开发等。缅方对中缅共建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态度积极,目前双方已完成了联合考察和勘测。缅甸在金融危机后,仍加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工程也正在继续。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中缅所采取的友好政策,促进了双方的全面合作。除了近年来双方间发展较快的边境贸易外,中国在对缅甸的项目援助方面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从1989年到1996年初,中国与缅甸签署了十多个经济和援助协定,中国以提供技术或优惠贷款的方式参与缅甸国内经济建设。1998年,中国在缅甸开展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作额5.23亿美元,1999年为1.97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缅甸最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目前中缅之间的大型经济合作项目--班朗电站已开始建设。到2000年底,中国公司在缅甸投资额已超过3 000万美元。
五)泰国经济现状
1、泰国经济发展现状
泰国是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2000年GDP总量为1654亿美
元,人均达到2738美元,是次区域六国人均GDP最高的国家,2001年GDP增长为1.5%。泰国的GDP总量中,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大,大约占35%左右。2001年泰国的农业收成较好,大米产量为2420万吨。旅游业是泰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收入占GDP总量十分之一强,每年到泰国旅游的人数近1000万人。
2、对外贸易现状
泰国自80年代以来,外贸发展十分迅速。1989-1996年,年平均出口额增长率为17.1%,1996年出口额达1.4万亿铢,出口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火车头"和"发动机"的作用;进口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1995年进口额从1990年的8290亿铢猛增至1995年的1.7万亿铢。1996年泰国成为世界第22大进出口贸易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外贸进出口市场结构日益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美国、日本、欧共体国家为核心的贸易伙伴,以邻近国家为贸易重点,向中东、非洲、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发展的贸易格局。如今,泰国已经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泰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有大米、海鲜、橡胶、电子产品、纺织品、珠宝等。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冲击十分严重,1997年比1996年进出口额都大幅下降,1998年1至10月出口额又比1997年下降6.4%,为452.8亿美元;进口为354.9亿美元,下降35.2%。1999年泰国外贸开始回升,进出口总额1084亿美元,增长11.8%,其中出口585亿美元,增长7.3%,进口499亿美元,增长17.6%。外贸顺差为85.74亿美元。2000年1-10月,泰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512.81亿美元和57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和20.85%。2001年泰国的出口下降了6.7%,金额为634亿美元。
3、利用外资
自1960年泰国开始吸引利用外资以后,外来投资稳步增长,但一直到1986年投资规模都比较少。1986年以后,随着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的中小资本大量向外转移出口工业生产基地,泰国的外来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论是投资额还是投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1987年仅外来直接投资就到90.43亿泰铢,1990年达到625.163亿泰铢。大量的外资有力地推动了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987-1990年,泰国内生产总额年均增长11.2%。1993年以后,进入泰国的外来投资势头有所减弱。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泰国投资环境恶化,货币贬值,股市暴跌,致使投资风险加大;市场疲软,国内购买力下降,产品销售困难;原材料涨价,使生产成本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对泰国投资信心不足,短期投资大量外流,外国投资全面萎缩,1997年7月以后的外国直接投资比10年前减少了25%(以泰铢计算),1998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为80亿美元。随着1999年泰国经济开始回升,外国投资已开始增加。据泰国投资局的BOI统计,2000年泰国已批准外国投资项目1 024个,合同投资总额3 145亿泰铢,比1999年增长了100%,最大的投资者为日本,其次是欧洲、台湾和新加坡。
二、次区域五国与我国的经贸关系
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

1、 双方贸易额增长迅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迅速。1990年,中国与东盟
进出口额仅为71亿美元,到1995年则增长到203.7亿美元,增长186%。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416.1亿美元,互为第六、第五大贸易伙伴。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8.2%,出口比重为8.7%,进口比重为9.5%。2002年1-9月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8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表-6)。

















2、 东盟、中国相互直接投资
(1)、东盟对中国的投资
从相互投资来看,东盟成员对中国的投资,要高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而且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从1991年到1998年期间,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1991年东盟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仅为0.9亿美元,到1998年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增加到42.2亿美元。1999、2000年实际使用金额有所下降。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东盟国家共来华投资17972项,协议外资金额534.68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2%;实际投入261.75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6%。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的推进,东盟对华投资增长将会进一步的增长。
(2)、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对外投资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对外投资增势明显。投资领域从精制盐、橡胶制品、医药和保健品、食品和油料加工、家用电器、木制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到石油化工、银行、保险和航运等领域,投资形式从直接投资发展到包括技术投资、BOT等多种形式。
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共740项,总投资10.91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55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签订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总金额195.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4.43亿美元。

二)中国与次区域的经贸关系
1、中缅经贸关系
(1) 中缅贸易的发展
缅甸是中国的东南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1988年以前,中缅双边贸易额一般维持在4 000万美元至27 000万美元之间。除个别年份外,多为中方逆差,其原因是我国每年都从缅甸进口一定数量大米转口至斯里兰卡。后由于两国边贸的发展,双边贸易特别是我方贸易额有很大增长,1989年起,中缅贸易均为我方顺差。1996年至今,双边贸易额持续下降,直到2000年中缅贸易才出现大幅增长,达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中国出口5亿美元,增长22.1%;进口1.25亿美元,增长22.8%。今年1-9月份,中缅贸易额达到5.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表-8)。
















从中国对缅甸出口来看,机电产品是中国出口缅甸的重要项目。近年,中国对缅机电产品出口占中国对缅出口总额的50%左右。总体看,缅对中国机电产品的技术及价格水平较为接受,其中电站、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工程、农机等设备是中国输缅的强项。
缅甸开放与中国的边境贸易以来,缅-中边贸发展很快。缅甸通过边境贸易从中国进口的物资主要有机械、轻工产品、建材、家电产品、日用品等;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有农产品、林产品及一些工业原料。
现在缅甸需要大量中国商品,大到机械产品、汽车摩托、农机、化工产品、仪器仪表;小到日用百货、纺织服装、药品、家用电器、小五金制品、化妆品、食品饮料。如中国农机产品在缅的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缅甸巨大的市场,众多品种的进口需求,得天独厚的地理便利,加上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这些都是发展双边贸易和加工业的机会。
(2)缅甸对中国的边境贸易政策
中国和缅甸友好关系历史悠久,双方重视发展边贸,边贸政策历来都很优惠、宽松。1988年8月缅甸政府同中国签定了边贸协定,宣布全面开放缅中边境贸易。1991年10月24日,缅甸贸易部颁布《缅甸-中国边境地区木姐、南坎、九谷、滚型、户板、清水河边贸须知》,将木姐、南坎、九谷、滚弄、户板和清水河设立为与中国开展边境贸易的口岸。1994年元月,政府又将八莫开放为与中国开展边贸的口岸。除了口岸设置外,缅甸政府在发展与中国的边境贸易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
建立健全边贸管理机构;加强边贸税收征管工作;严格边贸出口物资管理调整海关调整了关税制度等。具体关税如表-9:






























2、中老经贸关系
1989年中老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全国恢复,双方先后签定了投资保护协定、贸易、旅游汽车运输、经济技术合作、避免双重征税等协定。1997年两国还签定了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从70年代到90年代,老中经贸关系已从单纯中国向老挝提供援助转到双方互利合作。
1996年双边贸易额为3483万美元,1997年和199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下滑。1999年,双边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贸易额达到3 1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2001年,双方贸易额达到6187万美元,2002年1-9月,两国贸易额达到 4300万美元同比增长32.8%(表-10)。

















3、中越经贸关系
(1) 越南对中国的边贸政策
1988年以前,越南的进出口对象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1988年中越关系逐步改善以来,以边贸为先导的中越贸易也开始活跃。
越南对发展与中国的边贸较为重视,1988年,越南把农产品和消费品的边贸出口列为优先发展的方向。1989年越南政府先后出台了调整汇率,越盾贬值,控制进出口补贴,下放外贸权,放松外汇管制等措施来发展与中国的边贸。1991年越南颁布了《关于转口贸易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贸易货口出口税率表的细节规定》。1992年又颁布了《越南进出口税法》。越南还积极进行口岸建设,1991年11月,中越两国政府签定了《关于处理两国边境贸易的临时协定》,中越边境各开辟了9对出入境口岸。1998年以来,中越两国政府加强了对边贸口岸的建设,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完善,许多国境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越边贸的发展。此外,越南根据国际惯例加强了边贸管理,组织专门机构研究边贸活动,参照中国政策调整边贸措施;在运费、资金、贷款等方面给边贸企业予帮助;积极组织生产有优势的商品出口中车;边境6省与内地各省企业联营,运用以货易货、过境、转口等方式与中国加强边贸合作;对越中边境经济区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机制。把中越双方边贸商品种类写进中越政府的议定书或工作备忘录中。
2001年6月,越南政府调整对华贸易政策:(1)降低边贸关税及费用,鼓励本国发达地区的商人到北部边境口岸开办公司。(2)适当放宽经贸进出口物资政策,允许经商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贸易往来。(3)鼓励越商将其工业产品、百货类产品在中越边境口岸大量自由销售,地方政府不得乱收取税、费,任何部门不得干预和限制。(4)在边境办理有关出入境手续后,中方经商人员和边民就可到越南境内进行贸易活动。(5)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边贸的发展。(6)加强越南公司、企业与中方大公司、企业的经贸合作,中国的汽车、摩托车、电器、布匹、针织产品和烟叶等商品可通过双方洽谈后批量进口到越南,再进行转口贸易。越政府要求北部省份严格执行政府的决定,加大对华贸易合作的力度。
(2)中越贸易关系现状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成立了"经贸合作委员会",签定了贸易、经济、航空、海运、铁路、文化、公安、海关、科技、避免双重征税、保证商品质量和相互认证、汽车运输等20多项合作协议,大大促进了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越两国的贸易额从1991年的370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4.66亿美元(不包括港越贸易),其中中国进口额为15.37亿美元,出口额为9.29亿美元。如果加上中国香港与越南的贸易额,中越贸易总额达到37亿美元,中国在与越南有贸易往来的100多个国家中排名前列,双边贸易额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12%以上。2002年1-9月份,中越双方贸易额为21.4亿美元(表-11)。













(3) 进出口商品
越南与中国的贸易额2001年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0.55%,越南是中国的第
27位贸易伙伴。
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①原料、燃料类,包括煤、原油、矿石、药材、各种油料和天然橡胶。②农产品类,包括粮食、蔬菜、大米、木薯干、豆类、菠萝、香蕉、红毛丹、芒果等。③水产品类,包括鲜活水产品、冷冻水产品及蛇、甲鱼、龟等养殖水产品。④消费品类,包括高级木制家具、鞋类、肥皂等。
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以下五类:①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②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③原料、燃料,包括石油产品、水泥、钢铁、各类建筑玻璃、建筑材料、化工产品、染料、农药、化肥。④粮食、食品、水果类,包括面粉、糖、植物油、苹果、梨、种子。⑤日用消费品、药品,包括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
总体来讲,双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日益符合两国的潜力和互补性。从1994年以来,正规贸易开始占优势地位,贸易方式也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边贸方面,云南和广西是中越边贸的主力军。目前云南有边贸企业800多家。1997年滇越边贸额为1245万美元,1999年达到1.36亿美元。1989年至2001年广西与越南边贸成交总额达280亿元人民币左右。

4、中泰贸易关系的现状
(1) 中泰贸易关系
1974年中泰恢复贸易关系后,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建交初期两国进出
口贸易总额仅为2100万美元。1994年双边贸易额达16亿美元。1997年中泰贸易总额为35.14亿美元,2000年,中泰贸易额达到66.24亿美元,又比上年同期增加57.1%。2002年1-9月份,双方贸易额达到6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表-12)





















在90年代前期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顺差,但从1996年起,泰国则处于顺差。在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泰国给予积极支持。中国出口泰国的商品主要有:石油产品、原棉、煤炭、水泥、黄豆、皮革、钢铁、纺织机械、化工原料、科技产品等。进口商品有:大米、蔗糖、橡胶、烟叶、海产、合成纤维、机器设备、化工产品、冰箱、空调、工艺品、珠宝首饰等。近年工业制成品在双方贸易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2)中泰投资合作关系现状
泰国最早向中国投资是在1987年,当时的投资额只有3740万铢。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泰资在中国的投资规模连年大幅度增加,1992年为4.8亿铢;1993年为6.6亿铢,增长了35%;1994后增幅更大,增加了1.5倍,达到了16.3亿铢;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18.635亿铢。截止2001年底,中国已批准泰国在华投资项目近3000个,协议金额50亿美元,实际金额20亿美元。
泰国对中国的投资已从饲料业、建筑业逐步扩大到水电、水泥、石油、化工、金融、交通、航空、机械、远洋运输等领域。投资地域正从中国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除正大集团外,其他如协联集团、盘谷银行等大财团也加入了对华投资行列。泰国投资者越来越青眯中国是因为中国不仅有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中国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为泰国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泰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已占泰国对外直接总投资额的15%左右。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已不断加大对泰国的投资。1990年,中国在泰国投资仅几千万美元,目前已累计超过4亿美元,仅1998年中国对泰国投资项目就有13个,投资额6 000万美元。截止2001年底,中国在泰国投资项目大约有240个,中方投资额近1亿美元。如果包括在泰国投资的香港中资企业内,中国投资额为近7亿美元。
中国在泰国投资涉及的行业有化工、纺织、钢铁、铸造、石油、橡胶、医药、食品加工、金融、建筑和房地产。
目前,驻泰的中资企业经使馆商务处登记备案的有280多家,投资总额1.6亿美元。其中实业投资企业约60家,工程项目和办事机构40余家,贸易公司80余家。还有一部分未经商务处登记的中资公司,情况不明。



5、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关系现状
(1) 中柬贸易关系
1993年以前,由于柬埔寨政治及社会局势不稳,中柬的贸易量很小。1993
年以来,中柬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双边贸易额迅速增加。1996年柬埔寨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6 000万美元,1998年中柬贸易额16 187万美元,中国出口11 369万美元,进口4 818万美元;1999年中柬贸易额为16012万美元,中国出口10 433万美元,进口5 579万美元。2001年中柬的贸易额达到2.4亿美元,2002年1-9月份,双方贸易额为2.1亿美元(表-13)。


















柬埔寨从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有:轻工机械、建筑材料、日用百货、加工食品等。中国从柬埔寨的进口品种单一,数额也较小,主要是木材等几种资源性产品,价值还未突破1000万美元。1998年云南对柬埔寨的出品额为58万美元,进口额为零。1999年云南向柬埔寨出口额为84万美元,进口额为零。但是中柬的贸易互补性还是很强的,随着柬埔寨政局和社会的日趋稳定,发展经济成为该国的建设重心后,中柬贸易可望走上新台阶。
(2)中柬投资合作关系的现状
由于中柬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在投资方面,所涉及的是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而柬埔寨对中国还没有投资项目。早在50年代,中国在柬埔寨就建立了一批工厂,这些工厂成为后来柬埔寨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1993年柬埔寨大选前后,外商赴柬埔寨投资激增。中国中煤公司海外公司于此时投资承包了柬埔寨的窄格亭水泥厂,中国的中农公司、中水公司投资了柬埔寨农村饮用水打井项目。
为了促进中柬的相互投资,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二首相洪森于1996年7月率团访问了中国,并代表柬埔寨王国政府与中国签定了《柬埔寨王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1994年8月新的《柬埔寨王国投资法》颁布后,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项目有了大幅度增加。截止2001年底,柬埔寨的中资公司已有近70多家,投资领域涉及建材、橡胶加工、胶合板生产、打井、公共工程、电力、筑路、造纸、纺织、成衣、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今后随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推进,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将会进一步的增长。

EnglishFrançaisРусскийEspañolDeutsch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设置
新闻发布
政务公开
政务大厅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智能问答